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1
识字6
综合课
1.认读“海——领”十四个汉字;掌握“沙——苗”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朗读课文,读流利优美,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在朗读中体会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组合作
识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内容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还选了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画成一幅画。现在请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精彩作品拿出来,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师参与交流,选四幅图贴于黑板。
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
二、情境导入课文学习
1.从第一幅图引入:海滩的风景真美啊!谁可以当导游,带我们去海边玩一玩?
2.指名介绍第一幅图。
3.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应的一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4.课件展示生词: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5.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考读。
6.课件隐去熟字,留生字:海、鸥、滩、军、舰
7.自读,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8.总结学生识字方法:
“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
“滩”,是“ 氵”,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所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黑板上。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猜谜识字:
每天都有水(海)。小区里飞来一只鸟(鸥)。水爬沙滩,太难太难(滩)。把车盖住(军)。看见一只小船(舰)。
三、引导学生小组自学其余三句
1.小组户主学习。
下面再看另三幅图,小组商量一下,看你们最喜爱哪一幅,讲出图意,再找到相应的一句自学,要求读优美,圈出要学的字,想办法把字认准记牢。哪组学得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做小老师教大家学。
生自学,师临场指导。
2.自学展示:
请学习良好的四人小组上台,一人做导游,指图讲解,带大家“游览”。一人带同学们读相应的一句,另二人(可用生字卡片)教大家学本句中的生字。台下同学可自由提问,台上四位“小老师”作答。
如:一条大布巾,风儿一吹就前进(帆)。两个好朋友,都有禾字旁,春天绿又绿,秋天黄又黄(秧、稻)。周围有土,中间养鱼(塘)。虽说叫小溪,却把大字踩脚底(溪)。有的长长有的弯,大口一吹它就响(铜号)。干字戴顶竹叶帽(竿)。
四、复习巩固
认清字形:
(1) 引导发现偏旁跟事物之间的联系:
“海、滩、溪”跟水有关; “舰”跟船有关;“秧、稻、塘”跟禾苗、泥土有关;“鸥”跟鸟有关。
(2) 熟字加偏旁识字:干—竿;同—铜;令—领
(3) 字形比较识字:亏—号
师展示“一只海鸥”等十六张词卡,指名看图找词卡,贴词卡,并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导学生借图及词卡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两分钟自由朗读,看谁读的.遍数多。(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读熟课文)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读:
师读数量词,学生说相应的事物词;师说事物,学生对数量词。
生读数量词,老师说相应的事物词;生说事物,老师对数量词。
4.齐读全文。
二、入情境背诵
1.展示四张图画,看图背诵。
2.师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
三、巩固识字练习
1.听老师报“带颜色”的词,生听词在词语卡上填色。如师报“一片金色的沙滩”,生则把“一片沙滩”涂成金黄色。
2.“带颜色”读词,如读“一只洁白的海鸥,一片金色的沙滩”等。
四、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学生书空。
沙、海:都有三点水。左右结构。要写得左小右大。注意“沙”字右边的“小”要去钩。
桥:注意右边的第一笔为撇,不要写成横。
竹:注意右边最后一笔要写成竖钩。
军、苗:都为上下结构。注意要写得上小下大。
“海、沙、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竹”左右对等。
2.指导学生静心、坐正,描一个,写一个。
可尝试用“观察写字”教学法: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书写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本课有两个带三点水的字(海、沙),可以告诉学生,写好三点点水的关键是要把第二点写的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点线美(如“海、沙)、结构美(如“桥”的左旁末笔捺变点)、空间美(如“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的偏旁占三分之一)。
五、拓展知识
(1)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稻田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片 海鸥 一方 秧苗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艘 沙滩 一块 果园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2) 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数量词,一人说事物词。
(3)实践活动:
a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来表达,看谁说得准。
b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表达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评价。
小学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诗是儿童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意思,会用“培养”写一句话。
b、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1、播放《快乐的节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感受课文内容。
2、揭题导课。
二、自读课文
1、自主读书
2、自主发现
a、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b、读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自主感悟
学生学习反馈:
三、启发想象,学习第1节
1、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春风和熙,小鸟欢唱,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舒服,这时我们
欢度节日的心情是怎样的?
2、朗读体会欢快的句子。
3、理解比喻句。
4、听录音读第1节
5、指名读,说说节日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学习第2节
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说说第1、2句
这两句的写法跟第1节的哪句写法相似?为什么说它们在向我们祝贺,
向我们歌唱?
2、创设情境,学第3句。
A、情境一:有我们就更美丽
我们到山上去春游,田野里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你有什么感觉?
B、情境二: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她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少年儿童也是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祖国把重担托付给我们所以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五、自主作业
1、用自己的方法巧记生字新词。
2、摘录课文中反映少先队员快乐心情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让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开展第一、二小节的朗诵比赛,可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畅谈理想
1、自由朗读第3小节。
2、理解诗句。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畅谈自己的理想。
4、朗读体会第4小节。
5、带着欢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升华感情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采取朗读表演、背诵比赛或学唱歌曲等方法,以渲染欢乐的气氛升华情感。
3、边听歌曲,边想象画面。
四、课外延伸,指导写作
1、导语
刚才,小朋友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想象着热闹欢快的画面。现在,请大家结合在快乐周自己欢度六一节的情景,也可结合课文中的诗歌,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2、学生独立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声问好
2、发声练习:进行气息训练------做数冬瓜的游戏。
二、唱一唱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三、感授新课
1、练习曲谱
1)第一乐句、65|3?5|132|
2)第二乐句、35|66?6|53|2-|20xx|
3)第三乐句、32|17|615|
4)最后、12|33?3|33325|1-|
5)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2、练习歌词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2)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3)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4)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
5)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6)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1)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2)再轻轻跟唱。
3)要求:
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1)分组来演唱。2)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四、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4
教材简析:
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 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 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 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学习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
1、自读第一节
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朗读。
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1]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
(1)第三、五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
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跑)
讨论结合理解词语。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
出示句子: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过渡:我们平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
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解天马精确的平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
4、小结:
五、学习第七节,总结全文。
1、齐读
2、体会中心
本节写了什么?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申[演示:歌曲]
由于近代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我们暂时的落后了。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同时更是我们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扬光大,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就像刚才歌中唱的那样,为了早日看到黄河母亲的欢笑,看到黄河母亲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像这匹扬蹄飞奔的骏马一样,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纪,大步地跨向新的辉煌!
第二课时
一、直奔中心,学习第3——6自然段。
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
2.出示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⑴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
⑵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
3.理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自由朗读思考:
[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
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怎样进行描写的?
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幻灯出示:“马踏飞燕”()外形逼真,()构思奇妙,()被称为"艺术珍品"。
3.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板书设计: 天马
构思奇妙 后蹄踏飞燕 卓越的创造才能
飞燕安然无恙
平衡
小学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写......等字,会读并理解......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方式,提高......能力,体会......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共鸣;培养......精神;陶冶......情操。
例:《窃读记》
知识与技能:会写“窃、腋”等7个生字,会读并理解“窃、倾盆大雨”等14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难点的确立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依旧拓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设置疑问、引起悬念、直观演示等。
2、讲授新课——初读
自主探究:默读、轻读
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情感:画出感动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字词关:
范读朗读:教师/名家
交流汇报:记忆方法,解决途径
个别纠正:重点识记
指名朗读:共同评价
内容关: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讲授新课——析读
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等。
例:《触摸春天》
A.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加以说明。
(1)作者用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安静触摸春天?(动作描写)
(2)哪些动词体现出安静触摸春天的过程?(流畅、磕磕绊绊、慢慢、伸出、伸向)
“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换做是你,你做的到吗?为什么安静可以?
(3)一个盲女孩不是呆在家中,而是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穿梭,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女孩?
(4)文中哪个词语体现出安静触摸春天带给主人公“我”的震撼。(极其准确)
(5)试着读一读,体会应该用什么语气。
B.安静是怎么处理这只蝴蝶的呢?
(1)安静为什么放飞这只蝴蝶?(让蝴蝶回归自由,善良)
(2)那安静能看见这只飞走的蝴蝶吗?(看不见)
(3)那她为什么还要“仰起头来张望”。(用心感受)
(4)想象安静此时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向往、好奇、期待......)
(5)这说明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C.面对此情此景,身为主人公的我都做些什么?
(1)为什么说安静的心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她想象蝴蝶飞走的样子)
(2)我在看到安静抓蝴蝶和放蝴蝶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由惊讶到感动)
(3)从中你能感受到主人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4、讲授新课——品读
文章写的感人至深,你觉得是哪里写的好呢?
品手法:比喻、对比、排比、首位照应、说明方法、感官等等
品情感:感人、启发(联系生活实际)
这首诗通俗易懂,却耐人寻味,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要求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虑到进行的方式和所需时间。
讨论主旨,联系现实——改写剧本,小组表演——分享经历,代表汇报——拓展阅读,对比感悟。
要考虑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以及所需时间。
五、课堂小结
可以采用教师总结的方式,也可以用学生总结的方式。具体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进行选择。
六、作业安排
要考虑布置哪些内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等。
学科内:
识字写字——阅读培养——口语交际——写作练习
学科间:
语言——音乐美术——数学
行动类:
学科内:
(1)识字写字:摘抄喜欢的美词美句
(2)阅读培养:搜集......风俗习惯
(3)口语交际:将这篇文章复述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4)写作练习: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随作者一同进入......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学科间:
(1)语言:搜集词汇
(2)音乐美术:分享描绘......风光的歌曲和画作
行动类:
搜集各民族风俗习惯,小组合作办一份”......“为主题的板报。
七、板书设计
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板书要求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读写结合,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1、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对比“打”与“送”,升华父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角度切换,建立父亲形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迟到》,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不急,老师有个建议,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选一个角度来概括。
“我”上学迟到了,父亲打了我,帮助我改正了错误。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70多岁时仍然记忆犹新。(出示课件)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能影响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吗?(严厉、关心女儿、疼爱女儿、慈祥……)
二、感情诵读,品析“严慈并济”的父亲形象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父亲的严和慈。
感受“严”
1、说话要有根有据,自由读课文6—13自然段,找找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父亲的严厉,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勾画下来,还可以简单批注。比如一个词语、短语或者简单的一句话。3分钟以后交流行吗?
2、全班交流
A、“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感叹号不仅可以表示赞叹还可以表示气愤,三个叹号足以说明父亲气极了。从语气上我们感受到父亲的严厉。(分角色朗读对话)
B、“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我挨打了!”
怎样才能读出严厉呢?自己试试。(指名)
我仿佛看到了高举的鸡毛掸子,听到了令人胆寒的咻咻声。“拖、抄、抡”这些动作直接写出了父亲的严厉。能从其它句子中有所感受吗?
C、“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外面的雨声有多大,我的哭号就有多响,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
D、“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父亲下手狠,鞭痕让人有钻心的疼痛,怎么不严厉呢!
3、一次迟到,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
指名交流时,教师点拨学生注意联系前文。
小结过渡:
父亲恨铁不成钢,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同学们还读出了他的慈祥。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品味“慈”
出示18自然段:
“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1、指名回答。
2、送来的仅仅是夹袄和铜钱吗?送来的还是什么?同学们,这简单的两句话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请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3、全班交流
A、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拨。
(虽然打在我身上,却痛在父亲心里,他懊悔不已。父爱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过行动来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
B、每一动作后都承载着父亲沉甸甸的爱。同学们,用心用情去读去感受吧。
指名——示范——再读——指名(朗读中注意方法点拨,情感渲染)
教师小结:我们看不见父亲的`脸,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关爱的眼神,触摸到父亲那份厚重的爱!
三、入情入境,体味“我”的内心世界
父亲打了我,又送东西给我,作为女儿,“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变化?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挨打时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师点拨。(伤心、不解、难过、委屈……)
送东西时的心情:
小结过渡:
(感动、感激、后悔……)
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气,我不解甚至怨恨,因为那时我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亲追到学校送东西给我,看着他关爱的眼神,“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学们看啊,“我”在接过父亲送夹袄和铜钱时,眼里分明闪着泪光。
爱之深,责之切。听着我惨烈的哭喊,看着我狼狈的样子,想起我红肿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打的严厉,有时又是爱的深沉。
四、对比中升华父爱的高度
1、现在你觉得“打”和“送”,哪个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声讨论。
2、指名回答。
补充资料:
其实《迟到》这篇课文选自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她在写这篇文章时,父亲早已经去世了。她是带着对父亲的怀念来完成这本书的。读书时,我们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而是它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有多大。
挨打时的皮肉之苦是短暂的,就像过眼烟云,一吹就散了;而送东西时的感动却是永久的,就如一块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记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浓浓的父爱!
3、严而有情的父爱有效果吗?读课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是的,因为有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也因为我读懂了,理解了父亲的爱,所以我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这样父亲足以影响我一生!可是父亲早已去世,要是时光能倒流,要是父亲此刻就站在我面前,“我”该有多少话想对父亲说呀!拿起你的笔代替女儿把心里最想对父亲说的2、3句话写下来。3分钟够吗?
5、指名交流。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林海音。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她70多岁时所说的话。生齐读。
林海音的故事影响了我,要是这个故事也能影响同学们那该多好啊!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1.读熟课文。
2.查字典理解“忧郁、犹豫、骤然、歧视”等词语。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第29课 掌声,请注意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词、句
1.出示生词。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想重点来检查一下这几个词语。
点击出示:犹豫、忧郁、刚调来
谁来读? (个别读、齐读2遍。)
2.理解词义。
师:我们看到“犹豫、忧郁”这两个词语,它们的拼音相同,但声调是不同的。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忧郁:一个人总不爱说话,整天闷闷不乐的,我们就说这个人很忧郁。
师:这样看来,这两个词语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认识多音字“调”。
“调”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谁来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出词语。
4.读难读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为他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这个句子里生字多,谁来读一读?
5.认识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读”lao”, 它也是本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这个字还读什么?谁能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词语。
6.齐读句子。
7.了解小儿麻痹症。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叫脊髓灰质炎。这种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得了这种病,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腿脚萎缩,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孩子。
三、接读课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1.接读课文。
请5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中的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故事里面都有哪些角色?(老师、英子、同学们)
老师是怎样的?(刚调来的)
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学生结合课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谈理解)
生:英子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
师:还有吗?
生:英子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引导:你是从哪里知道出来的?
生:我是从“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来的。
表扬:这位同学多会读书,她能从课文的词句中读出自己的理解。真好!(老师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
生:她是一个孤独的小姑娘。从哪里知道的? “早早地、又总是”
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说英子不爱说话、孤独、寂寞,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它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哪个词?大家找一找!(忧郁)
师:后来她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姑娘,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结合课文第四段内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师引导:还可以说她变得怎么样了?(活泼、开朗)
四、重点探究,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此环节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一)渲染过渡
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今天我们变一种方式来学习这两段课文。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你们觉得行吗?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下面就请大家用心读一读课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认为要重点表演好的词句下面做一下标记。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演英子?
(注: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二)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请同学们轮流上台讲一个故事,老师借此来了解一下大家。
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讲完了故事,下一个,轮到英子了。英子,该你了?(英子表演)
(三)评议表演
同学们对刚才的表演满意吗?谁来评价一下大家演得怎么样?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词句进评议)
师:同学们,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来的时候眼圈红红的, 这是为什么?
师:同学们, 你们的掌声想对英子说什么?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会讲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们会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难过,我们不会笑话你。
师:英子以前总是早来晚走,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气走上讲台,
英子,你是好样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战胜了自己!英子, 听了同学们的掌声, 你为什么流泪了呢?
(因为我没想到,同学们不但没有笑话我,还用掌声鼓励我,我非常激动。我一定要讲好。)
(四)配乐表演(课件出示第三段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地表演一遍这段课文,再现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鼓掌。英子鞠躬后走下讲台)
师:同学们,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生:英子,你讲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动人了,以后欢迎你再为我们讲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感谢大家对我的表扬,我还要继续努力;谢谢大家的称赞,我以后也要加入到你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快乐地学习、游戏。)
(五)朗读课文第三段
在入情入境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六)理解两次掌声
我们看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谁来读读这两句话?(一般) 谁能比他读的更好?(个别读、齐读)
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七)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师;在这一段中还有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点击出示:
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的走下了讲台。
师:大家看,这两句话中都有“一摇一晃”这个词语。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紧张、害怕;高兴、愉快)
(八)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师:同学们,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他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他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理解、尊重、支持、鼓励、赞扬、夸奖、关爱)
同学们,就是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九)听课文朗读录音,齐读最后一段。
(十)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感悟人们喜获丰收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柿子、红灯笼、红叶、生字卡(柿子卡)。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柿子),小朋友瞧瞧这是什么呀?(相机板书:柿子,并教学“柿”。)
2、喜欢吃柿子吗?它的味道怎样?仔细看看,你觉得它像什么?(相机板书:红灯笼,学习“笼”。)
3、今天我们要学习11课。柿子。请小朋友打开书56页。
二、学习韵文。
1、生自由试读,画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教师纠正发音。
3、师范读,注意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4、师领读,生跟读。
5、四人小组内组长带读,学生轮读。
6、小组展示读。
7、齐读。
8、出示“我和爷爷收柿子,笑脸映得红彤彤。”看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生字。
1、学习“棵”。
1)生试读——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你是怎样记住“棵”的?
3)你能用“棵”说一个词吗?
2、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学习“许多”时,让学生区别几根粉笔与几十根粉笔,进一步理解“许多”。
学习“落”时,可让学生自己表演红叶落下来。
三、活动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齐读字卡。
2、猜字游戏。
3、摘柿子游戏。
奖一个红柿子(卡片)。
4、小组竞赛,夺星大战。
出示词语卡,贴在黑板上,会用哪个词说话便摘下哪个卡片,读出这把生字卡片(柿子卡),贴在柿子树上,(字朝里),让小朋友摘柿子。摘下来后要带大家读生字,组词语。读得好,个词语,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说得好,就给哪组加画五角星。比比哪组的星多。
小学语文教案9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渔歌子〉〈如梦令〉》《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选择上要占领诗文经典这一制高点。它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篇课文写孙悟空三次识破妖魔,却被唐僧认为滥杀无辜。三打白骨精是取经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仅表现了白骨精的狡诈多变,也塑造了孙悟空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第五册的《三顾茅庐》、第九册的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两篇课文分别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它们和本文一起共同担负着引领学生阅读经典的使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引领孩子通过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棵“树”的触摸,走进诗文精粹的“森林”。
教学难点:
课文具有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与今天我们小学生的表达习惯不同,这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明确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经典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3.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理念:
1.落实《语文教学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围绕张庆老师提的`“扣读导悟,读中见悟”的语文课程改革意见组织教学。
2.借鉴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把读书思考作为阅读教学的有力武器,让学生充分地读,利用插图、多媒体助读,使之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小说《西游记》,把原作中描写环境以及写白骨精变成的村姑、老妇人外貌的精彩段落制作成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2.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们一读就懂,甚至还没学习这一课,我们早已通过影视、画报了解了情节,那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上专门学习呢?
【设计意图】
这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学习的目的——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一篇课文,不行百里者半九十。学生了解课文“写什么”,这仅仅是学习的“中点”,而知道,“为什么写”以及“怎样写”才是阅读的“终点”。
(二)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课文一开始不写怎么打白骨精,为什么写山呢?
原作中写道“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设计意图】
环境描写有渲染烘托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暗示这里险恶,必定有妖精。这是做一点渗透。
(三)学习“一打”
1.白骨精为了达到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贪婪目的是怎样做的呢?课文是用哪些词语写孙悟空识破诡计棒打白骨精的?结果怎样?读第三节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2.明的画家也画不出最美的美人像,美人的形象在读者心里。你心中美丽的村姑是什么样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原文是怎么写的?“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
作者把村姑写得这样美,用意是什么?(作者是为了表现白骨精的贪婪狡诈。)
3.猪八戒见到村姑拎的斋饭,有怎样的表现?哪个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画出来了?用这个词的好处是什么?
4.男生齐读悟空识破诡计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读写结果的部分。
5.通过读书交流,我们知道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按照“变——识——打——结果”的顺序,写出了“一打”的经过。
【设计意图】
授人以渔,教给学法;感受原作语言的魅力与趣味。
(四)学习
1.白骨精的美人计被识破,只好走为上。贪婪狡诈的白骨精肯善罢甘休吗?在“二打、三打”部分课文用哪些词句写白骨精的变和孙悟空的识与打的?结果怎样?
2.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八旬的老妇人?
原作是怎样写的呢?出示:“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
老妇人两鬓如冰雪、脸如枯菜叶、满脸都是荷叶褶,她竟然能“闪”出来。“闪”字对表现人物有什么好处?
男生齐读写悟空的部分,女生齐读写白骨精的部分。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用“摔”字有什么好处?
4.分角色读师徒的对话。
5.“三变”变成了——悟空在斗争中增长了智慧,三识三打中,他是这样做的——他为什么笑?
(五)指导复述
1.自己看板书,逐个部分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六)总结
1.你现在想用什么成语称赞孙悟空?投影出示语文课本第61页的成语,学生自由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空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2.这些成语中,哪几条跟本课中孙悟空的形象相吻合呢?读一读,画下来。
【设计意图】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运用,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这里,把诵读成语,感悟意思,迁移运用,相结合;把阅读课文与单元练习中的诵读与积累相整合。学生读悟的基础上,在六组把成语中挑选适当的几条与课文对号入座,既积累了成语,又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我读书,我快乐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课后找来《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原著或改编本,读一读,体验阅读的乐趣。
【设计意图】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及“能初步理解、借鉴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结合本课教学,为《练习3》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做准备,所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10个生字,认读6个字。
2、体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懂得做事要全面调查。
教学重点:
1、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
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10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
2、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问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生字的书写:貌丑凶范
教学难点:
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生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课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你能给它加上一个合适的标点吗?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猫头鹰为什么不能当劳动模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
(1)自己读。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回到课文。
2、我请同学们来读,谁愿意读?你自己选一个自然段读。
提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听一听他们谁的字音读得准,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说的谁?
3、解词:师:刚才读书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词语特别难理解,都把我给难住了,你么愿意帮帮我吗?
课件:耻笑中的“笑”在课文中指什么?下面那个意思更准确?
(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
(2)怕人家看不起。
(3)大笑。
4、刚才我们读课文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还记得是什么问题?(课文主要写了谁?)
(1)学生答课件出示凤凰、乌鸦、麻雀、猫头鹰图
(2)这里还有几个词语,读一读。
课件:推荐劳动模范调查
(3)能不能用上这七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5、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自由畅谈)
6、老师给大家几种选择,请你们举手选出你们的看法。
(1)当然能当
(2)就它能当
(3)调查后决定
(4)不能当
(老师了解学生选择的情况,然后做决定)
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同的选择,那咱们学完生字之后再说。
三、学习生字。
猫头鹰的相貌又凶又丑。我们来学习貌、凶、丑三个生字。
自己说一说。
凶注意写的时候,里面的两笔位置靠上些,这个字才好看。
丑字要特别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作业:
抄写生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11
(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作业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
小学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认识新笔画“乛”,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识字、认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燕子。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教学挂图、歌曲磁带,课文的朗读录音磁带,(或电脑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谁还记得《菜园里》这首儿歌?(记得的学生一起背诵)
2、(课文插图2投影)这节课老师要再一次带你们到菜园里去参观。请大家仔细观察,菜园里都有些什么?
3、是啊,秋天的菜园是多么美呀!你听,谁也来参观这美丽的菜园?(配上乐曲《小燕子》)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
4、这个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出示课题)读课题。
5、学习生字"次"。
⑴这里有个生字宝宝(指“次”字)读时要注意什么?(这是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平舌音。)
⑵谁能带着小朋友们读一读。
⑶全班读。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小燕子怎么一次比一次进步?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2、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
3、再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几个小朋友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他们把音读准确了没有。(相机纠正学生的生字读音,学习生字。)
三、自主学习课文2-4自然段。讨论、交流。
1、自主自学后,小组讨论。
⑴引入:小朋友,你喜欢这只小燕子吗?为什么?(因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进步)
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想一想,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几次?每次都有什么发现?(用○○○○圈出小燕子看到的东西。)
⑵请小朋友们四人小组合作,
a、讨论: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几次?每次都有什么发现?
b、当一当小燕子,读好小燕子说的话?
2、反馈: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
出示小燕子的话:
⑴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跟小燕子一起仔细观察冬瓜与茄子的不同。(在投影上圈圈点点,并板书)
⑵小燕子三次去了菜园,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心情怎么样?(会是快乐的、高兴的、兴奋的……)
你能(快乐地、兴奋地、自豪地……)读出小燕子说的话吗?{提示:一次比一次(快乐地、兴奋地、自豪地……)}
⑶除了小燕子的看到的,你还发现了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提示:读读课文第一段)
3、小燕子通过观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一次比一次进步了。小朋友能不能也一次比一次进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冬瓜大,颜色是绿的,皮上有细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颜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挂在枝上的)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本课对话较多,要启发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1、过渡:燕子妈妈刚才悄悄地告诉我说:小朋友们和小燕子一样能干,能这样快学懂了课文。能把我和小燕子和对话说得一次比一次进步呢?
2、出示对话投影。
老师来当燕子妈妈,小朋友当小燕子我们来读这段对话。
3、生生对读,评议。(小燕子的话读得很好,燕子妈妈的话读得很有感情等)
4、教师指导:燕子妈妈说话时态度亲切,读它说的话时,语速较慢,要读出激励的语气。“你说得对”“好”“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要用赞扬的语气来读。范读。
4、学生练读。
5、分角色读。(可个别学生读,可分组读,师生对读)(注意朗读小燕子说的话时语速较快,透露出它兴奋的心情。)
五、课堂作业:
1、在指导学生看明白课后“读读说说”这个题目的要求后,照样子读读说说,如“比比,比一比;听听,听一听;说说,说一说……”
(如“比比”和“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加上“一”表示更好地去做。)
2、还可再扩展一些,如:“想想,想一想;问问,问一问”。
六、布置课外作业:
1、跟好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2、跟爸爸妈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只小燕子。
3、收集蔬菜、水果的图片,说说它们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作业反馈):你收集到哪些蔬菜、水果的图片,请展示给同学看,说说它们在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说说,小燕子妈妈为什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二、尝试识字。
1、朗读课文,识字。
(出示本课生字)可爱的小燕子把生字宝宝藏在课文中了,请小朋友们读课文,把生字宝宝用小圆圈圈出来,再多读几次。
2、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把你认识的字读出来,不认识的再看着拼音读,男女生分行读。注意重点指导:“次、再、仔”的声母是平舌音,“什”的声母是翘舌音,“燕”是整体认读音节,“什”的韵母是前鼻音,“样、兴”的韵母是后鼻音,“么”和“得”都读轻声。要指导学生把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准。如果有的学生读错字音,要启发他自己纠正读音。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剩下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启发学生多动脑,用自己认为容易记忆的方法来认记生字。如,“仔、样”可以用偏旁加上熟字来记忆。)“再”与“在”是同音字,要指导学生从字形和字义两方面来区别。
3、(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谁愿来当一回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些生字?
4、拓展词句
⑴创设情境,游戏识字。
秋天到了菜园里的蔬菜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农民伯伯收蔬菜去。把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写在蔬菜形的卡片上,让学生上台来采摘,摘一个,读一个,读对了给予热烈的掌声。学生齐读卡片。(生字注音)
再接再厉瓜熟蒂落再次数这么细小
兴致勃发可能现在细心兴奋现象
三、表演课本剧。
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生字,燕子妈妈不停地夸你们。不过燕子妈妈还想考考你们。你听: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学着演一演这个故事?(出示燕子母女的对话作为提示,可加上动作。)
请小朋友在座位上先和同桌练习一下,谁演得最认真,等会儿请你来演。
出示头饰,学生上台表演。
四、指导写字
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写,并养成边写边对照的习惯,这样可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逐步提高写字能力。
2、指导学生写字时,提醒学生注意:
“回”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
“片”的竖撇要由重到轻,末端轻快撇出;
“乛”是新学的笔画,书写时左低右高,钩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3、学生书写,教师作巡视。
五、拓展阅读:(全文注音)
板书:(冬瓜图)躺在地上大绿皮有细毛
仔细观察次次进步
(茄子图)挂在枝上小紫柄有小刺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情感与体验:在演唱表演中,学生能够体会歌曲中旋律美、歌词美,学会创造美。由此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讲、唱、演相结合互贯通,提高学生音乐的听觉、演讲、歌唱、表演的综合能力。
重点:
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难点:
0353|0512|
教学过程:
交流互动——发现美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美丽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家乡的美,并能够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一、图片导入——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各个不同家乡的美。
师: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个不同的家乡美,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美。)
揭示课题:
《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体会美
1、朗读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歌词美。)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难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唱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找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空”作辅垫。即0353,熟悉后,去掉“空”字,按休止符正确的练唱。比比谁唱得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加入歌词,完整演唱
A跟琴演唱一遍
B分六小组自学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才华,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随伴奏轻声演唱
巩固歌曲:分小组唱、个人演唱、男女演唱——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成就的评价与总结,学生能够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学会如何评价,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歌曲的处理
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唱好它呢?
生: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三、拓展知识——创造美
欣赏郝歌歌舞《非洲我美丽的家园》
郝歌用他的歌声,舞蹈表达自己家乡的美,请同学们也用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是画画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进一步培养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发现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按照一定顺序介绍自己参观或看到的景物。
教学重点
懂得怎样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按游览的顺序或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物。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新课教学xx分钟
交流平台
1、怎样才能把自己参观的景物或看到的景物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呢?听听下面同学们是怎样讨论的吧:
出示:
小敏: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小杰: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小丽: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探究讨论
(1)谁能说出以上讨论中,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
(2)指导:描写景物,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景物变化的顺序写,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做到详略得当。
3、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描写景物顺序的问题。
(1)《海上日出》就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指导讲解
(1)学生思考: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还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要抓住重要景物写,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抓住内洞的景物详细些的。
初试身手
(一)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
1、分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汇报。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2、出示参观路线。
①南门-芍药园-松林-天鹅湖-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东南门
②东南门-郁金香园-望湖亭-天鹅湖-纪念馆-松林-芍药园-南门
③北门-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松林-芍药园-南门
3、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
示例:
①南门进入,往西北方向走,再往东走看到天鹅湖,沿着湖往北走,路过松林,绕过北门,往东走,来到纪念馆,继续往南走,到望湖亭,再往南走到郁金香园,继续往南走,从东南门出去。
(二)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想一想,按什么顺序说别人才能明白。
1、观察一处景物,想好按照什么顺序介绍。
2、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4、示例:
我的家乡在新余,它是一座现代化新型崛起的工业城市,更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拥有着一个景色秀丽、颇富神秘气息的天然湖泊--仙女湖。
仙女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98平方公里,其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它的秀堪与庐山相比,它的美也不亚于浙江的千岛湖,你若不信,就跟随我去看看吧!
走进仙女湖,一路迎着春风,随着树木,坐着小舟来到“蛇岛”。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灰白的石头,上面刻着一条金灿灿的大蛇。怪不得叫蛇岛,可真吓人!那气势,乍看一眼一定会被吓得破了胆。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蛇在岛内也是随处可见,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各种名目的蛇标本,真可谓触目惊心呀,不愧为“蛇岛”的称号。
再接着往前走,我们就到达了“爱情岛”的“爱情林”。沿着一条又窄又长的石子路向前走,就到达了“爱情林”,一字排开的茂盛的树林绿的发光。微风吹过,树枝荡漾,给人无限的遐想。绿的树伴着绿得没有一丝杂色的草以及那五颜六色的小花儿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让人如入仙境。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湖面上,照在石子路上,那碎碎的阳光就像一块块金币,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我们还去了美丽的桃花岛,奇妙的龙王岛,神奇的仙来岛……在那里我还留下了漂亮的身影呢。
是啊,碧水环绕着绿树,绿树陪衬着红花,把这原本就秀丽明艳的仙女湖打扮得更加妖娆多姿。
(三)布置练笔
以“美丽的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选材合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交流平台”中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二是要抓住重点景物去写。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探究讨论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然后交流指导,学生收获不小,特别是与课文结合来理解指导的内容环节,更具有实际意义。
不足之处:
教学“初试身手”栏目时,放手让学生分组后讨论时,部分学生反应不积极,未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我并未针对此现象及时给出解决的办法,后期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出正面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学重点:
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巩固总分的文章结构及围绕特点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打写创编。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以前的学习表现作出的
1、学生能借助课件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积累归纳语言,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3、学生对发明创造很感兴趣,对于这样的科普类文章乐于阅读。
4、大部分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画批,完成表格任务,并能在小组活动时进行交流。
5、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拓展阅读要求,并能够进行简单复述。
6、学生能够通过打写来表达自己发明的心愿。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策略,提供大量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种创新识字,画批、小组讨论、打写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设计特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写法,培养学生在网络上阅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写作表达,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资源:
1、跨越式语文资源。
2、语文书、表格、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回忆学法
1、《嫦娥奔月》的故事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故事中的嫦娥因为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而飞上了月球,而今,许多宇航员则借助科技的力量登上了月球,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已不再神秘。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上是怎样生活的,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32课《太空人的生活》。
2、看到课题旁边的星号,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应该怎样学习?
出示投影:自主学习,了解课文。
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梳理结构,总结写法
这节课,我们要运用这种方法自学两篇略读课文,有信心吗?
二、学习课文,梳理结构。
《太空人的生活》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太空人的生活。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那么太空人的生活究竟与我们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进行深入的学习。
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太空人的生活,用~~~画出来。
(2)、太空人的生活与我们有什么区别。
独立思考后同桌进行交流。
3、汇报交流。
4、回顾课文,梳理结构。
(1)、师: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同学们刚才汇报的内容,赶快找出来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一段中哪些词最能说明太空人生活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概括地说了太空人生活的特点,也就是先总写,3——6自然段围绕这从不同方面具体描写了太空人的生活,再分写,这种文章结构叫总分。
(3)、这篇课文运用了总分的结构,从衣、食、睡、洗等几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太空人的生活)。
师: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不但《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们发明、使用机器人也已不再是梦想。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篇文章《机器人》。
1、这篇文章中也蕴含着总分结构,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把总写的句子画出来。
2、默读4——6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围绕重点句从哪几方面描写了机器人的本领,用~~~画出来。
3、比较:两篇文章在结构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三、拓展阅读,领悟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在资料城中还有许多这样这样有意思的科普文章,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吧!
出示阅读提示:
1、边读边将前三篇文章的内容按要求填写在表格中。
2、想一想:这几篇文章在结构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写法课文《奇妙的音乐建筑》《“鸟巢”式国家体育馆》《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概括一个特点(总写)
从哪些方面把
特点写具体
(分写)
结构类型
四、尝试运用,打写创编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和阅读,我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一定迸射出了创造的火花。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未来的()为题,采用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围绕主题从不同方面将自己的想法或愿望打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