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随笔1
我的家乡在福建诏安的一个小山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中秋是个好节日,因为可以吃到可口的月饼和水果。那个年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家庭经济相对拮据,大多数人都还在为果腹而奔波。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会买些节日的物品祭拜用。??记忆中的中秋似乎都是月朗星稀的,晚饭过后,妈妈会搬张桌子到晒台上,放几个月饼在桌上。那时候的月饼没有馅,也没有包装,碗口大小,主要是用面粉做的,上面洒满白芝麻,饼出炉后做饼师傅用毛笔在每个饼上写一个红色的“中”或“秋”或“月”或“圆”等字。这种月饼在我们当地叫“中秋饼”,当时物质相对匮乏,“中秋饼”要在中秋的前几天饼铺才有做,去买的时候都是刚出炉,还是热乎乎的,吃起来格外的香。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月饼赏着月亮,听妈妈讲古老而久远的吴刚伐桂神话故事。在我儿时生活过的'那个小山村,人们还有个习惯——赏月吃月饼的时候,要拿着月饼邀请月亮娘娘下来一起吃。大人们还会特地交代小孩子不能用手指着月亮,不然睡觉的时候耳朵会被割掉。孩提时的我们竟信以为真了????后来,社会发展了,经济发达了,我们也搬离了小山村,住进了大城市。就这样,我再也没回过儿时的小山村过中秋赏月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节让远方游子思乡之意更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秋节让恩爱之人情更切!??长大了喜欢中秋,喜欢中秋的祥和,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变迁;喜欢中秋的欢聚,喜欢在这样的节日里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的变化。又是一年中秋时,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祈祷我的亲人更加健康、我的家乡更加美丽,也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秋节随笔2
中秋那天,我放学回到家,妈妈告诉我说,她在路上,看到广场上摆了许多桌子,估计今天晚上有晚会看。
我回到房间,抓紧时间做作业,因为妈妈说做完作业才能去看晚会。我飞快的挥着笔,终于在妈妈做好饭之前把作业写完了,我高兴得没法形容。爸爸回来了,我们一家开始吃晚饭,我问爸爸去不去看晚会,爸爸说去,我乐得脸上笑开了花。
吃完晚饭,我们就走出家门去广场了。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后来,爸爸看了一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快点走吧!”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很快,我们就走到了广场。那里已经全部布置好了。我看到广场中间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上面放着各种水果:桔子、香蕉、苹果、柿子,还有瓜子。当然,桌子上还少不了放着月饼。广场周围围了一根白线。白线那里还站着几位民警。他们在放哨,维持秩序。房子上挂了一盏又一盏灯笼。走道上都挤满了人。啊,好热闹啊!
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地方,站在那里等着晚会的开始。导游领着各地游客入席了。外地的游客来得还真不少,有新加坡的、香港的、马来西亚的……
过了好久,晚会终于开始了。这时,台上出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他们先向游客问好,然后说了一段话,最后宣布武术表演开始。只见一位表演者两脚一翻,双手握拳,一阵拳打脚踢,一套武术便表演完了。观众们立刻鼓掌表示赞赏。接着表演的是舞单刀,只见那单刀挥舞起来好象只有一个影子。不一会儿,单刀表演结束了。接着,上场的'人有表演舞双刀的、有表演舞金箍棒的、有表演双打的,那舞金箍棒的可真是绝了,那个人大概四十出头,是一位有点年纪的人。他拿着金箍棒舞动转圈,又在身体周围转圈,竟然用一根细小的手指转动那根金箍棒。他的表演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喝彩声。
武的玩完了,又来玩文的。主持人说:“光台上精彩还不够好,台下也要来点儿精彩的才算好。”说着他请两位游客来了一个男女合唱。接着,一个游客上台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接下来台下观众中有些人上台去表演了一个大合唱。
最后,投资总裁亲手抽出了一、二、三等奖,还有一个特等奖。发奖后,由一些阿姨们表演了一个她们精心准备的舞蹈《大丰收》。这一个快乐的晚会在音乐声中落幕了。
回家的路上,因为刚才站太久,我的脚有点麻又有点痛,但想到看到这样好看的赏月晚会,就觉得值得了。我想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去参加的。
中秋节随笔3
首先,是在建国六十三周年喜庆的气氛之后来临的,天地同庆。
其次,本次中秋节的月亮是虽然很小,但是很高,让赏月的人,仰起头来看,就让月亮更加高高在上。月圆如镜,在月光下,我们也许正在庭院中观赏者皎洁的月亮;也许正和家人团团圆圆的,在大圆桌上吃团圆饭;也许你正在电视机前,与家人吃着月饼,但这一切现代人的方式,与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着天空,时不时感叹几句。古人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给予了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月亮、让广寒宫更加生机勃勃。花好月圆,其中有一个“月”字,它不仅代表着月亮,还代表着大家最喜欢吃的月饼。月饼古人要做成莲花状,而且还必须得吃时令水果,比如西瓜、苹果、李子……而且西瓜还得切成莲花状。说明,古人对月亮也是寄托着一种团团圆圆,对月亮的.倾诉……
中秋节还代表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不从别的说起,就从中秋节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说起吧!中国有句古话“无酒不成筵席”。以前小时候,我清楚地记得,老爸在除了重大节日上,买的都是二锅头白酒,现在各种各样的国宴酒也纷纷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中国三十年欣欣向荣的发展,让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种佳节上,也能过得非常的舒适。
不仅是中国人在自己的中秋佳节上吃上月饼,连外国友人也纷纷效仿中国的月饼。现在的月饼价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几百元不等。原来,老外也喜欢吃月饼。头上广寒宫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们正在桂花盛开的中秋里,吃着月饼。但是,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亲人应是同欢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中秋节随笔4
在滴滴嗒嗒的雨中,中秋节悄然而至。望着滴沥不停的小雨,儿子茫然地抬起头:“没有圆月的中秋节还是中秋节吗?人们常说中秋月圆之时,全家人一齐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此刻雨下个不停,明天的中秋节怎样过啊?”
中秋节是我们祖国传统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过的是团圆也是思念。圆月代表着团圆,圆圆的月饼是经过甜蜜的浸渍,抿上一口,沉浸在心田的味道是圆圆的甜甜的,月饼也象征着团圆,也代表着圆月。忙碌的人们离乡在外,在中秋团圆之时,增添了几分思念之情,唯对月祈祷,期望家乡的亲人平安幸福,把富含甜蜜和团圆之气的月饼,传递到每个亲人的心间。
“爸,分享你小时候的中秋节是怎样过的吧!”儿子好奇的伸长了脖子问到。
小时候,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因为只有中秋节才能吃到甜甜的月饼,平时对月饼只能有奢求的欲望。看着奶奶买回的一封月饼,不到中秋节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每一天都要看几次,看看是不是有人偷吃了,否则连上学都怀着惴惴不安的情绪,那封油纸封存的月饼也是每一天的快乐所寄托的。
早也盼晚也盼,最后盼来了中秋节,中午饭也改善一番,因为在碗里添加了肉丝,可这并不是我所起期盼的,到了夜里,大如银盘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奶奶搬来了一张小凳子放在院子,留意地解开封闭着月饼的神秘绳子,把月饼放在小凳子的盘子里,再放几个水果,点燃几柱香虔诚拜月,嘴里小声的说着什么。待到奶奶吩咐能够吃月饼了,那兴奋的`心都像是要跳出来,看着拿在手里的月饼,却不舍得咬一口,用牙齿刮掉一点,一点一点的品尝,边吃边比着,看谁手里的月饼大。快乐、温馨和团圆的气氛围绕着我们一家。
月饼是圆的,月饼是甜的,月饼也是团圆和思念的象征,在中秋节来临之时,让咱们对寄祝福于月饼,把我们的祝福带到每个人的心里: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圆全。愿你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看着这一轮满月我心中思绪万千,我想到了古往今来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好传说,像什么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地铸日月,以及那月亮上有一只可爱的玉兔,还有一个人伐着那永远砍不完的桂树。这些故事虽是神话,但无不表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外太空的好奇和探索。
今日我坐在月下欣赏着这一轮明月,我能看见月亮上那又黑又白的地方,那其实是高低起伏的环形山。我也想知道月球的背面到底有什么,是否有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有嫦娥有玉兔,以及那伐着那颗永远砍不完的桂树的吴桂。
中秋不仅仅是一个佳节,也是古人美好祝愿的象征,那一轮圆满的明月,象征着的是团团圆圆。
中秋节随笔5
时至中秋,菊黄桂香。在这样一个携着岁月沉淀过的感悟,带着令人滋生浪漫色彩的日子里,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人们把祈愿捏成一个圆圆的月亮,将思念酿成一杯香甜的桂花酒,惬意地品尝着一种向往和想象。在如水的清辉中,聆听那月下感动季节的一弦旷世乐章。
穿过岁月的烟尘,那一轮洗尽铅华的冷月,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踏着唐诗宋词的风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远古走来,将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的完美作为自我的节日,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把完满、和美作为一种境界,也把它作为一种团圆团聚,凝聚亲情的契机传承下来,浓凝千古。
静夜凭栏,皓月当空,银蟾光满,任由一缕思绪在秋风明月中翩飞起舞,仿佛带着梦幻的翅膀,悠悠然步入一片缱绻的宁谧,去领略那太白邀月对饮,子瞻把酒问月的意境,细细品味着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意蕴内涵,自古月圆月缺千百度,却阅尽了苍桑无数。这月,以它惯有的沉静,向人世间倾泻着充满诗意的光辉。掬一捧月华入怀,是否感受到它的凝重,是否感受到它的通透,是否感受到它似一个超然飘逸的隐者,给了人们无限的寄托呢?这融融的月夜,翦翦的秋风,令世间多少的相思念想、多少的离情别意、多少的惆怅迷惘、多少的美丽情操,都被融入到这无边的月色之中。
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己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让我们举杯向月,与吴刚对饮,与嫦娥共舞,去享受着这种幸福的和谐!且放下秋思,放下寂寞,怀着释然的心境,静守着中秋月夜的明朗,感悟着人生的美丽,珍惜着亲情的温暖,去尽享生活中的一切完美。摘抄美文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明白蕴涵在其中的那种情愫的份量!我曾常常抚摸着苍茫的夜色,在彷徨中裹挟一种莫名惆怅,也曾常常眺望着遥远的远方,在深夜的思念中泪眼模糊。而那思念的是什么,思念些什么?是人是物?是情感是人生?我也说不清!
在我已往的生命里,与明月相约相伴了多少时日,我没有想过,至少是没有细想过。今年的中秋,我忽然发现,随着时光推移和时空的改变,我的思绪越来越变得有些游移飘忽起来,它在田边地头飘荡,在大山小溪飘荡,在天南地北飘荡,在风中云间飘荡,在太空银河飘荡……脑子里有时满得爆炸开来,有时却是空空荡荡。没有清晰的主题,没有明确的`对象。
唐代诗人张若虚在其《春江花月夜》中吟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之代谢无穷,月之圆缺有序,这都是人类无能为力无法违背得了的事情。但看到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在月圆月缺的变幻中瞬间消失堙没,又怎样能不勾起世人的喟叹!怎样能不教人眷恋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道出了人们心底的祈盼。因此,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心就会翻起一股微澜……我在想,皓月当空,良辰美景,今夜,会有多少双眼睛在争相仰望着这同一轮明月?而这一轮明月,又会否注意到在这一双双眼中透出的祈求?在这同一轮明月下,汇聚着千千万万个不一样的脸庞,人何以和?混合着形形色色异样的心态,情何以牵?女生签名
在这同一轮明月下,会不会有人和我的意念相同,心有灵犀?会不会有人和我志趣相象,意合情投?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都是这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以前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以前的辉煌,我们沾沾自喜,引以为民族的骄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座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百姓日子的红火,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随笔6
转眼已过20载,迎来了第一个月圆之夜,与同学同度中秋的快乐,那欢快的场面早已冲淡了我心中几丝潜藏在心中的忧愁、潇洒地抬头、挥手,告别花季将思父母之苦,踩在脚下义无反顾地,去跋涉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在同学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我们早早把属于自己的地方装扮得如同自己的小屋,一般漂亮,早已沉浸在快乐中的我,猛然抬头看见一轮圆如玉盘的月儿,早已淡淡地挂在薄如轻纱的天空中。这恰到好处的修饰有种像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的美景。
在井然有序的安排下活动激烈,而精彩地展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跳棋然后是象棋、围棋在智力与能力的挑战中同学们都十分的开心带着万分的敬意与谢意,在晚会开幕之际我还代表班级向班主任,献上最崇高的敬意——鲜花。这会儿,连班主任也与同学们玩起了智力考验的游戏,题好欢悦的场景。在淡淡的音乐进行曲中一切都那么恰似完美。突然有种成就感,充斥着我的胸膛是啊,迈开第一步才能更快乐地走向成功。相信自己就能更快地爬上成长的`阶梯。
我们从没像今夜这样,特别地关注这天,边的月儿人们喜欢在月下期,盼美好、聚餐赏景、饮,酒作诗做着团圆美梦而我喜欢在月下寄物托思在这种气氛中无限遐思……
“坐望盈月东南起回想主思浩瀚游子心系慕大福慈父预晏在佳时。”让我们在月儿、人儿、景儿的影响下去打捞成功的花儿吧!
“人有悲欢离月有阴晴缺”愿人人都能美梦成真学子都能满载知识而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月下的团聚里天伦之乐回荡满堂月在哪儿?在水里在天上在画里在心上去尽情地打捞属于自己的那轮吧!
月是期盼月是挂牵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更是圆满。今夜月如圆盘看不见残缺的遗憾,今夜月光如水清澈着我们彼此的友谊,今夜月华如歌唱响我们心中的激昂。有你我们高唱,希望将快乐共享,所有梦都在生长,真心祈祷每刻都欢畅明明、暗暗、圆圆、缺缺的月亮告诉我们:人生有遗憾,耐住寂寞,坚持执着,去迎接新一轮较量奔向更远的地方。
中秋节随笔7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中秋节有很多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舞火龙……我还是最喜欢玩花灯。今年中秋因为玩花灯让我有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我在奶奶家和奶奶一起吃了饺子和月饼。月饼各种各样,有水果月饼,有冰皮月饼,还有双黄月饼,甜甜的、滑滑的,我都喜欢吃。我还教爸爸玩了有缘份、打手剪刀布两个游戏。
晚上,我和爸爸、妈 妈去了广地花园姥姥家,和姥姥一起玩花灯。在宽阔的文化广场上,我看见圆圆、亮亮的月亮在空中,像一面小镜子。广场边上的一圈树上面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晃呀晃呀,好像无数小太阳。广场里,灯火辉煌有很多人在放烟花。月亮静静地挂在深蓝深蓝的天空,上面依稀有些影子,是嫦娥姐姐和玉兔在上面看我们点灯吧。
我们买了一个弹簧式的`小猫灯笼,点上了蜡烛,在湖边走了一圈,还唱着歌呢!爸爸还给我买了一束电火花,我拿着它转呀转,转出了一个个光圈。我们大家在一起摆成奥运五环。把广场变成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在商店里,我看见大大小小的灯笼,有小猫的,有红福的,还有龙的。坐在草地上,看见烟花一朵朵升空,美丽极了!有水帘洞,有星光点,还有水花。……
有了点蜡烛的灯笼和美丽的电火花烟花,今年的中秋节,我过得比往年更加快乐。
中秋节随笔8
农历八月十五,秋已过半,是为中秋。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一直把月圆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那些有关中秋节的记忆你还记得吗?
(一)半块月饼
又是一年中秋节,手捧着香甜的月饼,小月竟然不舍得咬下去,看着这圆圆的月饼,小月浮想联翩……那是六十年代末,小月的爱人家境不是很富裕,应该说是很贫穷,当时住在火车站对面的小马架子里,过中秋节怎么能有钱去买月饼呢。所以当他对小月讲述的时候,小月听得直流泪……
他第一次吃月饼是六、七岁的光景,不只记得月饼的香甜可口,还记得挨了母亲一顿揍。他有个小伙伴叫小力,小力的姐姐嫁到了林业局二工地,他们相约去看小力的姐姐,从县城到二工地要走十多里的路,途经一工地,当时他的舅舅家在一工地,舅舅是林业局工人,舅妈是学校的老师,家境当然要比他家好。进到舅妈家的屋子里他第一眼就看到柜子上面放着两包月饼,用包装纸包着,系着纸绳儿,他甚至闻到了月饼的香味儿。舅妈不好不拿给他吃,可是舅妈家还有两个弟弟,于是舅妈只拿了一块月饼,用手掰开两半儿递给了他们一人一半儿,他看到里面有青红丝、花生仁等等,他先是用舌头舔舔,好甜啊!咬了一小口,接着三两口就吃完了,他看到舅妈冷冷的拒绝的眼神,他是这么描述的,以至于许多年后他还记得。他和小力离开了舅舅家去了二工地,后来的事情他有些不记得,只记得他人生中第一次吃月饼的情形,回到家后母亲因为找不到他急得不行,所以看到他回来当然就是一顿胖揍,他说母亲似乎没有太用力,他没有觉得有多疼,他看到母亲边打他边在偷偷抹眼泪……那半块儿月饼一直在他眼前晃动,那月饼的香味一直让他回忆了很多年……
现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中秋节的月饼花样翻新。每当节日来临时,临街的商店竟然把各式各样包装的月饼、水果、饮料等等摆在店铺外面招徕顾客。在节日的氛围中,小月买了月饼回家过节,他竟然有些抗拒,因为在那之后他再没有吃到过那么香甜的月饼!
(二)爷爷为我打月饼
又是一年中秋节,小月手捧着香甜美味的月饼,看着上面的花纹,就想起了爷爷做的酥皮月饼,它没有花纹,用猪油,面粉等制成,松脆、香酥、层酥相叠,边咬边要用手接着,那酥皮随时会掉下来,非常美味可口。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每到节前的几天,爷爷就开始起早贪晚地忙碌,节日当天睁开眼睛一准就能看到爷爷做好的月饼放在眼前,上面还点着几个小红点儿,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家,爷爷要做的月饼就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份儿,用古老的包装方式包好,系上纸绳儿,有时候爷爷还会用毛笔在包装纸上面写上孩子们的名字。只是小月到如今也没弄明白,爷爷做月饼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姑姑妈妈她们看到呢?难道是沿袭着古老的传统,手艺传男不传女吗?这门手艺随着爷爷的去世在小月家也就失传了,小月曾问过爸爸,爷爷的手艺在哪儿学的呢?爸爸说以前家里是开点心铺子的,爷爷不只会做月饼,还会做各种小点心、比如蜜饯等等。后来爷爷去供销社上班,全家老少七口人,爷爷的工资不能维持其生计,就带着全家闯关东了。刚到东北时家境贫寒,租住在别人家房子,糊口尚有问题,哪有余粮去做点心呢。随着生活的好转,爷爷把扔下的手艺捡起来,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亲手为孩子们打月饼。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面粉、鸡蛋、白糖、芝麻等等材料变成一个个圆圆的甜酥月饼,爷爷的手艺是失传了,但他留给儿孙们的记忆一直都在。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一块小小的月饼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小月知道有一首歌歌名是《爷爷为我打月饼》,它是八十年代初拍摄的革命战争故事影片《啊,摇篮》中的插曲。这首歌反映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军老爷爷关心革命小娃娃的感人故事。小月的爷爷不是老红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们浓浓的爱!
(三)不一样的月亮一样的`思念
又是中秋节,天上的月亮是一样的吗?小月抬头望着天空,月亮忽而钻进云层,忽而露出洁白的圆圆的脸俯视着大地……季羡林老先生曾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也许月亮真的是不一样吧……
小月的侄女婉儿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开学没几天就赶上了这个传统节日中秋节,学校放了三天假婉儿没有回来,在诊所打上了吊针。婉儿是个坚强的女孩儿,新生开学就参加军训累得就差没哭鼻子了,这不在风里雨里训练终于累倒了,全家人在一起过节,她通过手机视频向家人问候,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家人也非常想她,这个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开心果。看到视频中那个楚楚可怜的小人儿独在异乡,小月的心就那么一痛,她竟然想到了三十年前,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现……
也是中秋节,也是大一刚开学不久,小月也非常想家,想爸爸妈妈,想弟弟妹妹,甚至想家里的小鸡小狗,想家里的一切……站在寝室楼的阳台上止不住偷偷落泪,那时的月亮没有躲进云层,而是在天上怜爱地看着她,向她洒下爱抚的光辉。学校没有放假,班级召开了联欢晚会,小月读了一首诗,当读到“妈妈在老槐树下招手,额前飘着一缕白发”时,小月的泪顺着腮边慢慢流了下来,其实只要看到“妈妈”这两个字,小月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女同学都趴在桌子上哭了,十七、八岁的年纪啊,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日子就是这样慢慢过来的,每个人都要学会独自成长!
中秋佳节本是个团圆的日子,孩子们因为工作因为学业在外地都没有回家,他乡的月亮也一定是圆圆的吧,遥望着天上的月亮,小月心里在想,月亮也许是不一样,但彼此的思念一定是一样的,一如当年!
中秋节随笔9
有关中秋的记忆,很淡。有关月饼的记忆,很深。
记忆中的月饼,总是很硬,很硬,硬得一不小心,月饼便会硌了呀。
可即便硌了呀,渗了血,那硌牙的月饼,也没见谁舍得丢手。因为,那是我们难得有的零食。即便硬,牙齿慢慢磨,一点一点的,也是甜的。
那月饼原是软软甜甜的,可收藏的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变硬。自然,月饼放在外面也不会变得硬如石头,因为等不及变成石头硬,就会被我们姐弟几个一天一小口地偷偷掰完。或是被鼻子比我们还灵的老鼠发现。那月饼,是因为收藏在奶奶的石灰坛里,逐渐的干了水分,才变硬的。
那时我们家是很少买过糖果零食的。因为经济拮据。也因为物质的匮乏。但中秋,回家过节的父亲一定会带回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月饼。有时还有一两只橘子,或是几颗硬糖。月饼是那种只有冰糖和橘子皮馅的、有时表皮上还占有点点芝麻的月饼。一个足有一斤重。
厚重的月饼,给节日里的`我们姊妹,带来的是心底的笃定:今晚,我们又有得月饼吃了。月饼需在晚上赏月时才能给吃的。但从月饼带回家的那刻起,就连最贪玩的弟弟也变得乖顺起来,守在房里不再出去疯跑。
好不容易盼到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到天井里赏月,听父亲给我们说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刚结束,嘴馋的弟弟就会欢呼起来:"吃月饼喽,吃月饼喽"。妈妈便会微笑着装有月饼和那两个橘子或是糖粒子的盘子端出来。父亲早已用菜刀将月饼切成六等份。我们姐弟三个,父母和祖母三个,各人面前放上一份。再将橘子拿来,选一个稍熟的递到奶奶手里。说是奶奶年岁对大,做家务最多,应该吃一个。剩下的一个,剥皮,数了数了瓣数后再分给我们三个。说他和妈妈牙齿怕酸,就不吃橘子了。那时的我们,也只是信以为真。欢欢喜喜的拿走了自己的一份。
妹妹拿到自己的一份,只是将橘子或硬糖吃了,求奶奶保管好月饼,好东西她舍不得一下子吃完,要留着明天再吃。食量大的弟弟,则是一口气将自己的一份全部吃掉,才会心满意足地爬到床上去睡觉。守财奴的我,会将自己的一份月饼、硬糖用白纸包好藏在书包里或是口袋里。留着日后慢慢品尝。那橘子,不能收藏,却也舍不得一下子吃掉,只将橘瓣的一头咬破,轻轻吮吸着,那微酸带甜的水汁便慢慢渗过牙齿渗过舌根,甜到心底。
奶奶和爸妈的那份,自然并没有吃掉。归拢起来,奶奶就将它们收进了她那宝贝石灰坛。中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零嘴,就是奶奶从石灰坛里摸出来的、硬硬的月饼。每次,奶奶拿出一块,用刀背敲成几小块,分给我们解馋。于是,有关零嘴的记忆,最多的自然就是这硬硬的月饼了。
工作后,每年中秋,学校也给教职工发放月饼。依然是那种冰糖橘皮馅月饼,依然是一斤大的一个。老师开玩笑说,这一个个大月饼,可以和体育室的铁饼媲美。不再要切而分之。学校的月饼,在镇里的食品加工作坊定制,够量。每人五斤,我和老公整整十个大铁饼。厚厚重重的一大叠,顶着下巴抱回家。
第一次领到大月饼,和老公孩子样的高兴。当晚也不做晚餐,就一个大月饼,掰成两半,两人各拿一半猛嚼,吃得舒心,笑得开心,甜得腻心。第二天一早,给自己留下一个,然后按人头分配,我家五个,他家三个,高高兴兴提着月饼和水果,回家给父母送中秋。
大月饼的历史持续了十来年,对这种传统的月饼也逐渐缺少了感觉。这时,有在外工作的家长送来了一盒金属盒包装的小月饼。盒子上嫦娥奔月的漂亮图画,便先引发了食欲。打开盒来,四个小巧玲珑的月饼,静静躺在盒底,月饼身上的花纹,精致清晰。忍不住拿出一个,慢慢掰开,里面包裹着黄黄的蛋黄。散发出从没闻到过的香味。唾津漫溢口腔,于是和老公分而品之,觉为人间美味。舍不得再吃。盖好盖子。坐在老公单车后座上,赶忙回了娘家,将这珍贵的月饼送到了奶奶手上。 看到漂亮的包装盒,奶奶喜欢得很。说她有这个盒子就行了,月饼她就不要了。要我们给爸妈送去。最终,她留下了一个月饼,将另两个给了弟弟和妹妹。以后的几年,这样包装的月饼越来越多,每年中秋,都要给奶奶挑一盒有漂亮图的月饼。奶奶收藏的月饼盒就多了,也因此羡煞了队里的老人。奶奶便会慷慨地将其中的一些盒子送给他们,用来当针线盒用。
现在,月饼的品种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豪华,走进超市,月饼专卖柜上那琳琅满目的月饼,让人眼花缭乱,自然,那价格,也让人咋舌。吃月饼的那份心情,自然是再也寻觅不着。
中秋节随笔10
“家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这是漂泊在外的所有游子赋予月的使命。月圆了,人也就团圆了吧!千百年以来人们赋予中秋无限的憧憬,也让身在他乡的游子平添了更多的思念......
异乡之月少了一份回忆和柔情。暮色黯然,夜拉下了帷幕,一轮明月冉冉升起,让夜不再孤单。薄雾轻纱下,月光如水般清亮,那张圆圆的脸带着羞涩与妩媚,在散碎的云朵里,时隐时现,朦胧灵动。深邃的夜空下,万家灯火已然点亮,与闪烁的繁星相互辉映,装点着这个浅浅的南国之秋。
伴着渐深的夜色,歇下一身的疲惫,独享一个人的世界。喜欢安静地站在阳台里,静静欣赏着月色下的南国。俯瞰着高高楼宇间穿梭的人影,奔放的广场舞在音乐声的此起彼伏声中,沸腾在楼宇间。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音乐传入了耳鼓,愉悦了身心。看着广场上孩子们的追逐奔跑,老人们茶余饭后坐在古榕树下的低语,游泳池内的喧哗声,心里便涌动出一股暖流,舒缓了一天的疲惫。
伴着清浅的月色,远远望去,目光迂回处,小区内新添加的一处风景也映入了眼帘。古榕树的枝蔓上,中秋的红灯已经高高挂起,透露着商业的人性化和民族节日的重要传承。人潮涌动中,那一串串红灯如同
一簇簇跳动的火焰,在清凉的月色下跳跃着,勾起了太多的思绪......
夜色深了,伴着最后一曲广场舞的结束,人潮散去,周遭回归了平静。仰望天宇,月色旖旎,与繁星和云朵窃窃私语,述说着季节的变迁。圆月秋思,欣赏着月,便融进了情感,叠加了思念。人潮散去,就预示着各奔东西,也许明天不再相聚吧!此刻的夜,那样的沉静、清凉、少了喧闹,多了孤单。
时光无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蹉跎了最美的光阴。秋来了,冬就不远了吧?月圆了,人真的能相聚吗?时常在月圆的时刻,一个人独处,静静地感受夜的静美。遥望远方故乡的方向,喃喃自语。月圆了,中秋就到了,故乡的月是不是也圆了呢?是不是也一样的清亮,一样的柔情万千呢?思绪飘飞,无法阻断心中的思念,感慨油然而生。望着云朵中时隐时现的圆月,轻轻叹息一声,你的美竟被我亵渎。人长大了,心境也就随着变化了吧!如今,当偶遇闲暇能静下心欣赏月色时,人却不是了当初的人,月也不是心中的月了。许是在异乡他地漂泊的久了吧!或许是为了生活整日奔忙的脚步,才无限欣赏此刻的月色吧!
每到这个时候,家乡的月都是那样的圆,那样的美。金灿灿的秋,是家乡最美的风景。父老乡亲顶着秋霜下地,伴着月色归家,春华秋实满载着他们的收获和希望,淳朴的脸庞也时刻洋溢着笑容。那月色中,那秋色里,都融入了祖祖辈辈的汗水,凝聚了对那片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依依深情,也浓缩了我苦涩的童年岁月。情与月,自古不可区分,为了一个团圆的企盼,月守候了千年,而人却永远在变化,环境也在人长大后的不断迁徙中便没了昔日的画面。现在,房子空了,人散了,零落在天涯海角,对于那些守候在家中和漂泊在外的人们来说,中秋佳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竟成了奢望。
回想起儿时的中秋,心底有说不清的情绪,挥之不去。记得每到中秋,父亲总要去集市买来几块月饼,尽管家里拮据,但也会挤出些钱来给我们解馋。那个时刻,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欣喜地等着父亲的分配,来过一个自认为幸福的节日。理所当然,在父亲一个个月饼送到手里时,那种幸福感得到满足的同时,最小的我也就得到最大的“照顾”了。月饼圆圆,人团圆。小的时候,那么的喜欢吃月饼,总是贪婪地和哥哥姐姐们霸道地抢月饼,来特殊化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时至今日,每逢中秋,依旧能接到哥哥姐姐们的电话,“吃月饼了吗?什么时候回家啊?在外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我们盼你回来。”那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触动着敏感的神经。每每放下电话总会泪水溢满眼帘,心头揪着地痛。长大了,为了生活,各自忙碌,亲情渐渐地疏远,没有了昔日的温情。商场里买来琳琅满目的月饼,清亮高悬的圆月,为什么吃不出当初的滋味?到底缺了什么呢?许是美食吃的多了,条件好了,对月饼没有了太多的喜爱?家里的月饼堆积在一起,放得变质了,也想不起来吃,兴许是抢来的月饼才好吃,滋味与众不同吧!
月圆月缺漂泊之路竟然惧怕团圆。人随境变,物是人非,好多的回忆成了过去,好多的人成了故人,那些萦绕于心的念想多出来的却是伤感。我老了吗?怎么开始怀旧,旧的人,旧的照片,旧的岁月,旧的感情,都是那样的深刻。年华是一次旅行中的记录表,感情是一种莫名的情绪,人生况味的晴雨表。总是在节日里,想家,想故乡,想亲人、朋友、往事历历在目,却也飘入昨日的旅途。
渴望相聚,却害怕相聚,更难以相聚。回味过去与兄弟姐妹争抢月饼的时光,那份童真和美好永远珍藏在心底,一生难以忘怀。吃月饼,是为了解馋吗?不是,我想,吃出的是情,目的却是为了团圆吧!岁月流逝,中秋陪伴自己也过了几十载了,那些陈年旧事早就成了沙漏,所剩无几了吧!
记忆是时光的沙漏,总能留下一些不可忘怀的东西。四十载光阴过后,浓缩的记忆中,仍记挂村东头住的疯大叔,心里念念不忘。每年的中秋来了,他总会一改常态,不再疯言疯语的瞎跑,而是安静地坐在自家门口,等着天黑看月亮。月亮升起的时候,也是大叔最安静的时刻。那时不懂世事的我,时常偷偷地躲在他家断了土墙边,探着小脑袋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我想,当时他是知道我存在的,可依旧安静如初,不被我的出现所扰。
望着圆圆的月亮,他用干裂的手伸进怀里,拿出一块硬梆梆的月饼,放到眼前,仔细地看着,仿佛是在欣赏着艺术品。这个时刻,自己禁不住偷偷笑他,还有些恶心他黑漆漆的手。心想,不就是一块月饼吗?用得着那么看吗?然而,他自顾自的欣赏,丝毫不在意我的真实存在。良久,观赏够了,他才将还带着体温的月饼送到了满是胡茬的嘴边,用舌头津津有味地舔了舔烧得糊糊的外皮之后,才放到嘴里,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吃下。看着他细嚼慢咽的样子,我禁不住笑出声来,也惊扰了他的情绪。
每每此刻,他总会温柔地站起身来,对我笑笑,踉跄地走到我眼前。伸出那双我最害怕看见的手,再次伸进怀里,拿出一块同样糊的月饼偷偷塞给我,挤个眉眼暗示我藏起来吃,别让人看见。然,年幼的我总是傻傻地站在原处,也不致谢,也不拒绝,不喜不悲,表情木讷,一点儿不领情,对他给我的月饼没有
丝毫感动。看着他笑眯眯转身进院的样子,心里还是疑惑不已,总也找不到答案。大叔怎么了呢?为什么会在中秋这样呢?后来,乡亲们告诉我,大叔是因为妻子急病死了,女儿远嫁了外地,一个人受不了亲人离去的打击而精神崩溃才疯的。其实,对于一个疯子而言,人们各忙各的,时间久了,谁也无暇过问他的冷暖和心思了。时间让我懂得了许多,我在无数个中秋夜慢慢长大。昔日的大叔渐渐驼背了,眼花了,可每到中秋,我依旧会收到大叔带着体温的月饼,温润着那段值得珍藏的童年时光。
人到中年,日子瘦了,年轮也就增长了。随着心境的成熟,开始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读一些心中的疑惑了。细细回味,大叔的行为不是怪异,而是出于一种人对情感渴求的本能。他赏月,是因为渴望团圆,但妻子的离去,女儿的远嫁他乡,都让他无能为力。手中拿着的月饼,是他期盼团圆的唯一愿望。
然,世事无常,谁又能左右亲人离去的身影呢?而今,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的情感开始淡漠。父母亲无暇过问,打个电话便已完成了孝心,丈夫、妻子、儿女、朋友,一条短信一句群发的祝福,便算过了节日了。中秋到底赋予了我们什么?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咽下去的却是心灵的凄苦。
不敢过节,害怕过节,过节没了开心,只有一种无法言表的伤感。许是母亲不堪病痛走了,留下的阴影?还是父亲灯尽油枯后散手人寰后,给予的打击?亦或是大姐的突然早逝,让我感到了骨肉离别之痛?还有妹妹的离散天涯,不知所踪,让我对“团圆”二字产生了抵触?让心灵深处产生了恐惧呢?或许每个人的一生所经历的都应该是命运安排好的,并无法改变。也正应了苏轼水调歌头的那句经典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能将月圆人不圆的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吧!
独自行走于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体现自我的价值,犹如一只候鸟不断地迁徙,不断地放弃与故乡和亲人相聚的机会。感情再深,也怕疏远,人心再近,也怕别离。时间让我们从幼年、少年、青年、乃至中年的一路走来,聚聚散散,纷纷合合不断地上演,品尝了人生的千般滋味。
夜静悄悄,仿佛听得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习惯地打开手机,回放着微信群中同学们的对话,心底涌动着温暖。二十五年的分离,二十五载的同学情谊,虽未曾见面却感到了那份感情的纯真。聚在一起不容易,不要轻易分离了。在一起没有别的想法,没有任何的利益纠葛,聚在一起,只为了一份至真至纯的感情,能在有生之年,给彼此之间留下最美好的回忆。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将那些关于童年的纯真记忆封存在时光的缩影中,不能迂回。当一切一切的回忆重新拾起,心中感慨万千,泪水模糊了眼帘。曾经的伙伴,曾经的朋友,同桌的你,那份纯真的友谊埋藏在内心深处,从来不曾遗忘。
此刻,脑海里依稀又浮现了过去的点滴,一幕幕涌上心头!朗朗的读书声,追逐在校园中的欢声笑语,毕业照上稚嫩的面庞,离别的路口依依惜别的样子,无不将人带回到过去的时光中,久久不能走出。
曾经年少,曾经懵懂,曾经的青春年华,曾经最美好的记忆,连同一份温暖叠加在心海,并激荡不已。如今,再次重逢,欣喜之余,却增添了更多的失落。青春已悄然溜走,只有沧桑的容颜沉淀了一份份真挚的情怀。禁不住轻轻问一句,朋友,你们还好吗?原来时光分开了我们的距离,却不曾将我们的心隔离开,因为那份情感的纯真一直在,并日久弥香,不是吗?
今天,当再次重逢,内心充满着感恩。感谢你们,还记得我,还记得那个曾经喜欢哭鼻子的小丫头,
还记得我们曾经相伴的岁月,还记得让“团圆”二字当成礼物,送给我一个别样的中秋,别样的南国之月!
他乡明月缺少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久居他乡,漂泊不定,自己犹如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微风一吹就飘散在天涯了。茫茫大地,皓月当空,天涯何处才是我的根?哪里才是我心中的家?生根发芽,零落海角,与亲人相聚的愿望,阻隔在万水千山之外,那昔日的挚爱亲人,今何在?那饱含我无尽乡愁的明月,又给我捎来了什么样的消息?情,远在天涯,不远不近,却也温暖。月,恒古不变,不惊不扰,却也唯美了这一季秋。与我,没有喜悦,没有奢求,却只有叹息和说不清的离愁......
夜深人静,冷月星空,月追逐着云的脚步在苍穹曼舞,渲染着此刻的安宁。一袭秋风掠过楼宇,吹进了狭小的空间,瘦弱的肩膀感到了丝丝的寒冷,风吹动着飘散的长发,感动弥漫在这个南国之秋。
今夜依旧无眠,仰望他乡明月,遥寄情思。极目远方,故乡有你们的方向。发自心底轻轻呼唤:我的挚爱亲人,我最牵挂的朋友们,距离永远隔不断想念,想念不会有距离。但愿“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在想你的时候,你也一样邀月寄相思。他年他月,旧相识,请一生谨记,让此刻中秋的明月见证这份弥足珍贵的情谊,并留下永恒的回忆吧!
中秋节随笔11
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嫦娥奔月。电话那边的爷爷神奇地说着嫦娥奔月的故事。大人说这都是真的.?!
我怀着激动的心好不容易盼到了晚上。却没有见到月亮姐姐出来。我和弟弟有点失望。但我俩还是时不时的出去望望看看有没有月亮。可总是以失望而归!晚饭都已经吃过了,我和弟弟还抱有一丝丝的希望,又去看了一下有没有月亮。哇!我俩尖叫了起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月亮姐姐终于出门了。可能因为天气的原因,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空若隐若现,好像在给我们在玩捉迷藏,显着格外的朦胧。月亮旁边点缀着几颗小星星。还顽皮的眨着眼睛。我马上去叫来了爸爸妈妈一起赏月。我看着圆圆的月亮说:“我们来说说关于月亮的诗句成语吧。”爸爸说:“我先来,花好月圆。我来我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弟弟也不落后张口一句。“月光族。”逗的爸爸妈妈笑个不停。我俩瞪着眼睛不知道爸爸妈妈在笑什么。也跟着傻傻的笑了起来!我偷偷问了爸爸,月光族是什么意思?爸爸告诉我,月光族指的是每个月都花光自己钱的人!我听了哈哈大笑,感觉好幸福。
中秋节真好!可以和爸爸妈妈有说有笑的在一起!希望下个中秋节月亮姐姐能早一点出现,这样可就可以看到嫦娥奔月了。
中秋节随笔12
我并不是个喜欢应景的人,本来不打算写有关中秋的东西,可是有些镜头这两天经常在我眼前闪现,我不得不忠实地把它们记录下来:
小时候的节日,对孩子们来讲就是可以大吃大喝改善生活的日子,所以对于重大节日,孩子们更是翘首期盼。每当中秋前几天,奶奶就会买回用黄色包装纸包裹好的两斤月饼,然后踩在凳子上,将它放进那个悬挂在正房一角的手编小筐里。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说:放好了,不要让老鼠吃掉,中秋才会有月饼吃。
于是,我每天都会凝视那个手编小筐,它是爷爷亲手用柳条变成,花纹那么精致,那么漂亮,让人很难想象它竟是出自爷爷那么暴躁的一个人的粗糙之手。他平时不苟言笑,很少说话,每天除了干活,就是一个人吧嗒吧嗒地默默抽烟,没人知道他心里到底藏了什么。
月饼的香味透过柳条筐狭窄的缝隙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怎么那么香,害得我忍不住流口水。流口水的不止我一个,还有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小叔和小姑,看一眼他们的眼神就知道,其实奶奶所谓的`老鼠到底指的是什么。现在想想,奶奶真的是有智慧啊,那个柳条筐挂在正房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老鼠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然可能早就不见踪影了。
和奶奶相比,妈妈的做法真的好大胆,她把月饼就放在家里木柜上的托盘里,这个位置,只要想拿就顺手可得。她告诉我们姐妹仨,这是中秋节才能吃的,一共四块,我们姐妹仨每人一块,她和爸爸分一块,如果谁提前吃了,中秋那天就没得吃了。正是她的这句话起了震慑作用,虽然都馋得流口水,但每一个人都不敢动。
终于到了中秋节之夜,水果摆满了餐桌,妈妈给每个人分一块月饼,那场面颇具仪式感。分月饼时,每次都会让我先选,因为她知道我喜欢月饼上漂亮的图案,而每块月饼上的图案都是不同的。我于是选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心满意足地在一旁慢慢欣赏,并不舍得吃。拿着月饼,闻着它的香,望着天上的圆圆的月亮,那如水的月光至今还印在我脑海里,令我难忘。
不知什么时候,二妹走过来,指着我手中的月饼说:“姐,原来你不爱吃月饼啊,那你能不能分给我半块啊?”我问她:不是每人一块吗,你的呢?“我的已经吃完了,你分给我半块行吗?”我本来并不情愿,但看着她那祈求的眼神,只能心疼地分给她一半。就着月光,我一点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感觉中秋之夜是那么美好。
那时的日子是苦的,可现在回想起来却都是甜。
如今,每到中秋,家里都有吃不完的月饼,可当年舍不得吃月饼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却都去了天堂,而每到中秋就惦记着分走我半块月饼的妹妹们也和我远隔千里。其实,这个中秋,我多想有人能和我再分半块月饼啊!
中秋节随笔13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台湾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台湾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中秋节随笔14
小时候,所有的节日在我看来,似乎都只是日子而已,激不起异样的感觉,也许有压岁钱、有新衣服、能放鞭炮、还能看搭台唱戏的春节除外。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所有的日子都简单地重复,没有远游,没有离愁,更没有那一场场生死相隔的镜头,不断地浮现,重演。不知为什么,现在再过节,别样的滋味总是会偷偷地、慢慢地涌上心头。
因为前几天的劳累,假期里最大的愿望,就是睡个彻头彻尾的自然觉,好一扫连日来积累在身体每个细胞中的疲惫感。可能是生物钟作祟,这个所谓的懒觉,也在8点之前主动地自我结束。起床、洗漱、安排丫头的早餐、整理家务……,一切看似就跟普通的休息日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最近丫头对自己的专属领地很着迷,为了满足她的愿望,我们就在客厅辟出窄窄的一小块地方,让她随便拾掇自己的东西。丫头每天花费最多的,就是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搭乐园,画画,看书,摆弄小贴画,还给自己的`领地造了门,必须用所谓的钥匙才能打开。上午,她在自己的领地里自娱自乐,我在忙碌地收拾家务,偶尔会看看她的杰作,时间就这么点滴地走着。不知为什么,耳边突然就回响起了小学的时候听过就念念不忘的几首老歌。于是,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声,唱着唱着,泪水开始在眼圈打转,忍不住哭了出来。“人生是一粒种,落地就会生根,风吹年华的梦,落叶总要归根……”。这么沧桑的歌,居然那么早地扎根到了自己的内心,汲取着情感营养,慢慢枝繁叶茂地生长。
丫头的呼唤把我从这别样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原来突发奇想的她又用自己的跳绳把客厅圈了起来,绳子上还拴着圣诞节没用完的铃铛。丫头自豪地宣布,“妈妈,我的地方太小,以后,绳子里面的都属于我了,进来可是要用钥匙的哦。”她所谓的钥匙,就是一只粉色的水彩笔,要用它把铃铛敲一遍,然后从绳子下钻进去才行。有两次我没按照要求,直接从上面跨了过去,还惹得小家伙满脸的不高兴,于是,狡猾的妈妈后来就学会了两手准备。
因为晚上要全家聚餐,按照惯例,也一定会陪公婆打麻将到挺晚的时间,于是,午饭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哄丫头睡觉,要不然,晚上疲倦起来小妮子情绪肯定不好。打扮床头,讲故事,喝水……,不愿意老老实实午休的小丫头总是一堆理由,把大人折腾一番后才不情愿地睡着。丫头爸爸早早地去公婆家帮忙张罗晚饭,我跟丫头继续赖在家里,她在自己的领地里捣鼓东西,我则欣赏着单位群里同事们中秋的手机简易画创作,直到那边电话催过来,“姐姐们都等着急了,妞还在干嘛呢?”听到姐姐们都在等着自己,丫头迫不及待地催促我赶紧收拾好,慌慌张张地带着滑板车出发。
逢年过节聚餐是公婆家的传统,公公是山东人,老家离孔子故里很近,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而且非常热情好客。因为离得近,工作又忙,丫头出生到现在,两位老人也没少操心,丫头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孙女,自然也给他们带去了不少欢笑。我们刚走到厨房的阳台下,就听到屋里有人喊:“萌萌、朵朵,妹妹来了,出去玩吧。”要是读研的大丫头也能回来,接下来应该是李家四姐妹的幸福时光了。虽然年龄跨度很大,可是大丫头一直对小家伙呵护有加,小丫头也一直对姐姐惦记得很,也许,这就是血浓于水,姐妹情深吧。
院子里孩子们还玩得正兴,远远地就听见家里有人喊要开饭了。祖孙三代十几口人围着大桌子热热闹闹地边吃边聊,远在外地的大丫头也以微信视频的方式,跟家里每一个成员都打了招呼。看着她,忽然就想到了自己,是呀,从第一个不能在家度过的节日开始,以后这样的情景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成长、人生必须要面对的。我猜,恋家的她,关掉视频后应该会偷偷地哭鼻子,泪水,很多时候是挺好的宣泄。
公婆挺喜欢打麻将,尤其是公公,但是他从来不在外面玩,只是平时的我们都太过忙碌。所以,周五晚上如果没有特别事情,陪他们打麻将就是我和丫头爸爸固定的安排,过节更要如此。两位老人总是输多赢少,可他们依旧非常开心,似乎年龄越大,越在乎各种形式的陪伴,他们的要求,就这么简单。不过,这一晚,两位老人运气挺好,输了钱的我,还被要求在家人群里发了个大大的红包,不过,我乐意,只要他们开心。
这个中秋,就这么琐碎平常的度过了,陪丫头,陪老人,我想,中秋的意义也就这么简单了吧。
中秋节随笔15
到新公司的第三天,是中秋节。下午,王总喊停了大家手头的工作,齐聚到会议桌旁,女孩儿有些诧异,只见桌上堆满了各种水果零食,不知道要做什么。坐定后,王总交代,这是公司为大家办的简单的中秋欢庆会,希望大家在公司能像一家人一样,有家的温暖。呵呵。女孩儿真心感到幸福了。
期间,王总要求大家都要表演节目,小武跳了一段新疆舞,还是王老师伴唱的,有滋有味。女孩儿唱了一曲王菲的水调歌头中秋,大家纷纷鼓掌。很轻松愉悦的下午,临了,王总给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并且提前下班了。
女孩儿再一次感到意外,或者说惊喜。太惊喜了。这个公司,拥有两位和蔼可亲的老板,拥有一群年轻热情的同事,女孩儿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努力工作,不能辜负杨总的期望。
下班前,女孩儿收到了老板发来的红包,女孩儿没敢打开看,于是悄悄环顾了一下同事们,见大家都安静忙碌的工作中,女孩儿也把红包轻轻的推到了键盘下边。离开办公室,坐在公交车上,女孩儿的心仍在扑通扑通的加速跳动中。或许,这才是女孩儿期待和向往的工作,对,就是这样,活力,快乐,而且,有惊喜。站在中心广场的国旗杆下,女孩儿点过了红包的'数目,那是一笔让她惊讶和惊喜的奖金,女孩儿非常兴奋,非常开心,她抬起头望着月光下清扬的国旗,嘴角和心头一起泛开了幸福的笑容。女孩儿觉得,花儿,真的开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