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歌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作文 篇1
四岁时就开始背诗,这当然是被大人强迫的,小时候不识字,只能死记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诗。上学后,识字了,老师也叫了些诗,但仅限于解释诗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与诗歌欣赏结识了。 很多诗都只有一个平凡的故事,有时小到不足挂齿,但诗人却能把他它写成千古名句,广为流传,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诗有很多派别,有豪放派,婉约派……,不同派别的诗有着各自独特的一面。 李白很多诗属于与豪放派。有“飞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大气,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得意满,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信,也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山”的抑郁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然…… 李白的诗是多样的,精彩的,每首诗的感情基调都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当他没被重用时他有的是自信;当他位居高位时,他意得自满,豪迈大气;当他看见朝廷的丑恶之面时,他有的是伟岸的性格,蔑视权贵;当他因而遭人排挤而离开时,他也会抑郁、迷茫。 想要品味诗就必须了解诗人生平际遇乃至社会背景。想看懂它并不难,但只会得到一些肤浅的东西,毫无深意。当你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时,得到的是无穷的感悟,是真谛。你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诗人同呼吸,同悲欢,你理解他的感受,乃至会有想去安慰他的冲动。我们在欣赏诗,也在欣赏诗人,更亦在欣赏社会,我们乐在其中。 在读《蜀道难》时,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诗人那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给我创造了一个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痴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赏一个类别的诗,就必须同时欣赏其他派别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会让人忧伤,战争让人们与至亲分离,背井离乡。孟郊的《游子吟》让人回想起母亲昔日的关怀,一阵暖意涌入心头…… 每一次欣赏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动。 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我愿陶醉于这诗的魅力之中!
诗歌作文 篇2
凄清的小屋溢着书香,
沉重的跫音打破宁静.
沉睡的记忆,
同心同步,
此起彼伏.
我迷惘的神情又上鬓梢.
长时间,
似牲口一样盲目的忙碌;
长时间,
似蚕茧一般不生产的生存
曾经,
构造的一个个希望,
勾勒的一幅幅美景,
幻想的一幕幕春梦,
可怜,
经不得风霜,
早已支离破碎.
愿做一棵野草,
能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安扎;
愿做一滴甘露,
能在阳光的旅程途中吐芳.
多想化为一轮圆月,
把地球的黑暗销溶;
多想化为满天星辰,
为茫茫夜行者开辟方向.
很遗憾,我不是!
我是黑夜创造的尤物,
我只拥有黑色的体和黑色的魂,
我不是光明的携带者,
我只是阎王的一双眼睛.
在懵懂的时候,
我也并不安身立命,
我把苦难的痕迹,
收敛在童话的记忆.
我相信:
只有播洒虔诚,
才能换取一身戎装!
我把心打造成铁,
我把体铸造成钢,
我坚信:
只要造下钢铁的体魄,
必可抵挡种种毁灭的侵蚀!
然而,
就在风轻浮的瞬间,
就在雨飘然的瞬间,
那身铜皮铁鼓,
顷刻,
即在辽远的烟水的国土中灰飞烟灭.
怨风吗?
不能,
怨雨吗?
更不能!
只怨恨这受揶揄脆弱的游魂.
静坐,
是死一般的孤寂.
手在抖,
心在颤,
魂灵已飞散……
此刻:
我已不再是我,
尽管我还思想着.
我存在,故我思想着
我思想,故我存在着
我在无力的呻吟着.
只为悲剧的悲剧,
只为失望的失望!
诗歌作文 篇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朗朗的读书声,窗外不时几声画眉鸟的歌唱,夹杂着流水冲击的清脆响声,汇成一副美妙的乐章。我很小的似乎,奶奶便开始交我读诗,那时只知年少,随着奶奶乱读。
我的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个子矮矮的,身子很瘦弱,除了那双辛勤耕耘的手,没有什么值得为人所记住。可就是这么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成了我人生中第一位启蒙老师。
记得每天早晨,还没吃早饭,奶奶便从怀里掏出一本《唐诗三百首》,翻开那陈旧却一点灰也没有的纸,找出一首诗,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给我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流……”,未等奶奶说话,我先插了一句:“这个左一个“谷”,右一个“欠”,该怎么读?”奶奶眉上皱纹略微收紧,迟疑了片刻,又转身走进屋里,翻找了好一会儿,拿出了一本字典。她满是龟裂的手又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她指着一个字说:“左一个“谷”,右一个“欠”,记住了,这个念“yù”。”说着,又哈哈大笑起来,皱纹也终于绽开了。
一天晚上,奶奶很晚回来,一进门就问我:“今天晚上读诗了吗?”我很尴尬,又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不敢和奶奶对视。奶奶似乎也看出了什么,眉头一皱,我知道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奶奶的手猛地举起,我惶恐地盯着她的手,上面还要今天新生的一条血痕。奶奶怒目圆瞪,突然手又缓缓放下,只是默默地把《唐诗三百首》拿出来,又开始像白天一样,耐心地,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交我读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奶奶永远是这样,虽是一个学也没上过的老妇人,却总是保持一如既往的认真,耐心。
诗歌韵味固然浓,却浓不过奶奶一片浓情。
诗歌作文 篇4
茑萝花开
茑萝花,在每个清晨都撒星子
像宠爱撒一层细薄的甜味
使每次咂摸都有蜜源
我一藤一藤地数过去
如同听母亲轻唤我的小名
再回素日子里的恬静
白的茑萝,兜满了喜悦
红的鸢萝,充盈着爱意
喜悦里,每粒时辰都沾美好
爱意中,每桩回味都连温馨
借这茑萝建一座宽敞宅院
收留前来投宿的梦境
安排好子夜时分的安静
借这茑萝开一处馨香铺子
我似一个贪婪的守财奴
固守着花期的货架
枝丫上的红柿子
这枚先红的柿子,走得有点急
大概是碰见了向往中的心思
抑或是找到了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几阵濡热的风,就催醒了籽梦
先羞赧了左腮,再娇羞了右腮
引得鸟雀们纷纷前来打探
想揩几丝甜,讨张儒雅弥香的名片
红柿子摆摆手,趁机躲进叶丛
哦,红柿子,你是缪斯手写的艺术字
揣着关于初秋的`锦绣诗意
被青柿子效仿,次弟吐露枝条的爱
秋浓处,满树的艺术字体将羡煞路人
酒
这汪绿油油的草丛
如同唐朝沥出的绿盈盈的五言诗
我弯腰轻读
并用想象的酒瓶装满草木香
日子清淡时,饮一盅
会薄醉于黄昏后
烟蒂
这根枝条只开了一朵花
似叼了根香烟
枝条随风掸了掸了烟灰
几片子瓣落了
暮晚时分,花倏地落地
哦,这是枝条仍下的烟蒂
指尖上的花瓣
现实打碎了一篇篇童话
伤心凝成了指尖上的花瓣
铺纸,一朵一朵地聚成花树
随风摇曳出妩媚
这是我小心轻放的美
在努力校正生活的偏差
也是我心深处的闪电
只为照亮自己所属的角落
喊绿
一夏的绿,满档档的
风一吹,就簌簌地落
我站在崖畔,喊绿
随即有众多的绿
围坐在稿纸上吃饭
我兴奋地在一旁添水加菜
上弦月与下弦月
上弦月捕捉了众庄稼的影子
下弦月收集了众草木的文本
我拽直月圆夜的分数线
当上弦月为分母下弦月为分子时
满日都是玉米青纱账
当上弦月为分子下弦月为分母时
满目都是芦苇丛
诗歌作文 篇5
一抹夏的云彩画卷
漾开了灼灼阳光的青睐
花草树木在热气中蒸腾
葳蕤了仲夏特有的气息
蓝天白云在天宇里徜徉
环卫大妈身着厚厚的工作服
建筑工人爬在高高的架手上
一扫帚一块砖都是家庭的希望
七月流火的岁月里
多少爱在炙热中上演
马路边,田野里,工地上
随处可以看见忙碌的身影
炎热的骄阳下
寻不到一丝风的痕迹
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腾腾的暑气
知了在树荫里尽情的欢唱
江南的高温一直持续不下
一瓶水,一片瓜,一席阴凉
为我们送来些许的凉爽
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双手
我想我的父老乡亲此时
一样赤着博挥汗如雨在田头
锄草,撒农药,摘瓜菜
几亩薄田就是他们一生的依赖
七月就这样姗姗而去
一些感动的故事还在继续
就像荷塘里的青莲
仲夏,为爱就会娉开
诗歌作文 篇6
在舞蹈着在舞蹈着
于是忘记了灵动与哀愁
和着曼妙的节拍舞蹈着
不再有稗草的虚幻
那么美那么美
就像是那些原野上自由绽放的小草花
播撒了一春的美丽徜徉
收获这秋天的无名烟霞
很期望也期待的焦灼着
于是爱上紫罗兰的梦魇
唱吧跳吧让每个细胞都涌动欢跃
让每个角落都浸润欢乐
希望走远了希望走远了
远在天涯又近在咫尺
松懈了的不再有回旋
便舍不得山乡的清新
走过一个城市走过条条街道
梦在霓虹里多少次升起
又多少次在清冷的晨风中陨落
走过路过风景里的绚烂
也学会清唱一首慰藉
别再那么伤怀忧愁
让日子里的欢乐不在短暂了生活
很爱很爱也很想很想
在每个季节的某一天
向这个季节说上一段话语
因为那是种自我的一个安慰
也会有很失落的时候
恰似落汤鸡般的自嘲自娱
你走远了吗?回首
再不是希望的样子
格子铺里的人都显得面色苍白
阳光雨露或只在原野上自由奔放
许久的心零落一秋的清冷纷飞
爱吧!别再让自己孤单
总在梦总在甜美
总在梦陨落时忘记悲伤回味甜美
也许这便是没心没肺的生活者
那楼宇间迂回的视线还是值得纪念的
至少我们学会了曲线的圆滑
和楼宇中的无边遐想
重新踏上的路途未知着
难得这个季节的彩虹
背起行囊一路走过
走过城市走过一个个人生的平坦和坎坷
诗歌作文 篇7
随着相关部门对诗歌的愈加重视,全民学诗歌变得司空见惯。
诗歌,有着中华人民千百年的历史,在文学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诗能够自成一格,也能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但是!学诗歌是好事,有些人却为了方便和好玩,学诗歌变成了改诗歌,居然还把改完后的诗歌放到网上,误导大家,以至于出现这种场面—学杂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初一月考过后,很多人竟然在试卷的默写题丢分严重,这些学生在发现自己答案错了之后还拿着试卷去问老师,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对的!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试卷吧。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鼠儿子会打洞。”“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一朵花。”“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豆沙。”等等,情况可以说是惨不忍睹,难道问题出在书本上?不不不,这问题应该出在他们身上,因为我们不难看出,书本上有明显的答案。比方说像上面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下一句,书本上明明白白写有是:千金散尽还复来,后面两首诗歌也有正确的答案在书上,这就可以肯定,问题出在他们身上。
有人会问,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为什么,那该如何解决呢?
在我看来,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贪图方便背诵和恶搞诗歌以达到某种目的,从而导致一错再错,出现了这种情况。但其解决方法并不困难,重新背诵,以书本为准,不恶搞便可。
当然我们不能读死书,还要多加理解诗歌的意思,这样才能读通,读顺,才能完全理解诗歌中诗人想表达的东西,也能更好的学习诗歌。
学诗歌是一件好事,但方向不对便适得其反。
诗歌作文 篇8
读书十余载,读过的诗歌不敢妄称千千万,却也颇丰,自然对诗歌有着不少感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看不仅应该会吟,更应该会品。
既为乱谈,自然是天马行空、不拘章法,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万一灵感戛然而止,即刻收笔。
唐诗是诗歌的顶峰,传承数百年,当然也极具个性。各家诗派风格不一,或奔放豪迈、不拘一格,或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由此构成唐朝诗坛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然而我以为,名家虽多,却不见得都名副其实,有些诗人的作品并没有后世传诵的那么出神入化。我且妄言,一抒看法。
盛唐田园诗人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孟浩然。文人殷璠称其诗为“文采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但在我看来,这位仁兄实在是有些故作高深。这些评价过于神化了孟浩然的诗句。举例如《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我实不知此诗妙在何处。全诗写景并抒情,四联共二十八言。虽是五脏俱全,却毫无亮点。用词陈俗,言语平淡,虽说此诗是歌行体,韵律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全诗押韵过于散乱,并没有诗歌应有的韵律感,读起来生涩拗口。教材上评论此诗“语调流畅,言语质朴,有流转自如的韵律感。”当真不知此言从何而来!他的其他名句诸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等,更是手笔稚嫩,措辞肤浅,着实难以经得起细斟慢酌。倒是苏轼的评价更为中肯:“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实为正解。
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诗人,与孟浩然并驾齐驱的王维则显得功力深厚一些。有《过香积寺》一首: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首联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恍如香积寺之幽深只在眼前。颔联写寺前古径僻静曲折,虽是无人留迹却又可闻钟声阵阵 ,仿佛从深山中杳杳而来,荒僻幽静,可见一斑。颈联两句仍意在表现环境之幽冷,而手法异于前两联。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用得极为形象:山中危石耸立,流泉难以轻快地流淌,只好在嶙峋怪石间蜿蜒蛇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而用“冷”字形容日色,乍看之下似乎有违常理,细品却不禁称妙:余晖之下,凄凄之日色涂抹于青青之松林,其状不甚冷寂乎?
全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径入古寺之景,潜心参禅之心,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非极言僻静,而是以钟鸣、泉声为意象,不但没有打破宁静的意境,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种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是孟浩然那种如平地流水般的言语功底所不能比的。
此二者作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稍一比较便高下立判。那么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和李贺二人自然也不能错过。
李白之名自是家喻户晓。其诗歌天马行空,浪漫而富有想象力,因此他被尊为“诗仙”;李贺系出同门,其诗歌辞藻之华丽,风格之俊逸,比太白犹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被尊为“诗鬼”。然李贺之名望比起李白有如滴水之比汪洋,难及九牛一毛。原因在于此二人对于把握华丽辞藻和高深立意之间平衡的功夫火候不同。李贺的诗如《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乍看之下内容丰富,言词瑰丽,连用数典,极言李凭箜篌技艺之高超,细细斟酌却难经推敲:全文主题单调,内容空洞,修饰虽多却皆言一处,没有对比,没有铺陈,没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感,更没有深刻的内涵来升华全文。且每句之间缺乏联系,使诗读起来如同拼凑缝补的华服,冶艳瑰丽却难为整体。尝闻李贺作诗乃背负书囊纸笔,随遇灵感而偶得佳句,夜归后再逐句整理成篇。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相比之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娴熟得多。全诗描绘天姥山之险峻壮美,穿插有诗人狂放大胆的想象之景,措辞同样瑰丽壮阔,格调不凡。且结尾不失抒情之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直言不讳,傲岸不羁,用自身的理想与意志升华了诗歌的内容。整首诗流畅自如,天衣无缝,不失为上上之作。
才疏学浅,乃敢于此口出狂言。史上名家如云,然一诗人所承绝大多数溢美之词皆值得商榷。有太多泛泛空谈之辈,本身不具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只不过人云亦云,找个名高望重的诗人,溜须拍马,不吝赞辞。实为一窍不通,有违做学问“实事求是”的宗旨。
末了,谨献不才劣作古体诗一首,笔墨粗浅,平仄不分,韵律凌散,万乞指点:
寄愁雨中
春寒料峭雨滂沱,银针没处尽萧索。
画栏独倚酒穿肠,千杯难掩人轻啜。
愁云欲蹙蹙成锁,霜月含珠珠长落。
山盟不消流年梭,前尘裁作断绫罗。
诗歌作文 篇9
八年二班,
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班级,
那个充满友爱关怀的班级,
那个整天嘻嘻哈哈的班级。
八年二班,
虽然学习比不上别的班级,
但是空前的团结。
八年二班,
以前的那些人都已经散了。
无影无踪。
我们都不可能在回到从前了,
我们都已经变了,
班级变了,
身边的人变了,
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我们唯独没有变的便是青春。
青春这场盛宴,
终究还是要逝去的,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把握。
珍惜眼前的一切,
青春,早晚会散席,
谁都无法阻止。
八年二的同学们,
现实将我们磨练,
可我们永远都无法忘记这份情谊,
对么?
诗歌作文 篇10
秋过叶黄的白桦林,
惊醒沉寐叶冢的回忆。
过去越发清晰,
才发现从未忘记。
走过青涩的雨季,
记忆里暗霭的白桦林
记不清流过脸颊是泪水还是雨滴,
记不起耳畔回旋呜咽是风还是自己。
只犹不忘一场倾盆大雨,
累的我们迷失路口,断了寻觅
只凭,只任彼此消失,无踪无影。
还忆起,
踱步时光
经历一个个星辰交替。
每每守望星空,
无意伸手却找不到另一只的距离。
还忆起,
每一次雨季都伤心。
她愈发相似
横过星海的流星雨,
再遇遥遥无期。
还忆起,
于日记中写断她名字的最后一笔。
从此不再回忆
不再想起,
直到无意走过熟悉的白桦林,
才明白她从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