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日 - 美文欣赏阅读,用心与您分享。

首页散文随笔正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2024-04-05 15:10:44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绝句》

  1.板书题目,并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体裁,是旧体诗。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则。如,共有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言绝句”(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言绝句”(七绝)。《望庐山瀑布》也是绝句。

  2.简介作者

  3.理解诗句之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鸣:叫,指歌唱。翠:新绿。翠柳:初春时节柳枝刚抽出新芽。青天:蔚蓝色的天空。诗句之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含:包含,藏在里面。西岭:泛指成都西面的岷山。千秋:千年。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指长江下游,现在江苏一带。万里:万里之外。诗句之意: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万里之外的东吴的客船。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⑴第一、二行描写先写地上,再写天上,各写什么?

  标出声音、颜色、动作之词:

  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师:“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传达出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

  ⑵三、四行写什么?(千秋雪,万里船)

  师:“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胸襟是如此开阔。当然,诗中所讲的时间和空间并非实指,但从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看,我们不难想象他对和平生活多么向往。

  ⑶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师:前两行先描绘草堂前看到的景:眼前有鸣叫的黄鹂,翠绿的柳树;天边有蔚蓝的天空,飞腾直上的白鹭。后两行描绘草堂以外看到的景:窗外有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有驶往东吴的客船。

  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春天美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无比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四、积累运用

  1.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绝 句 早发白帝城

  杜甫 李白

  迟日江山丽, 朝辞白帝彩云间,

  春风花草香。 千里江陵一日还。

  泥融飞燕子, 两岸猿声啼不住,

  沙暖睡鸳鸯。 轻舟已过万重山。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保守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同学独立考虑、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同学已知入手,研讨未知。强调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布置自学环节,鼓励同学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同学创立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效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同学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沛地让同学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局部同学在学前就有接触。就本课而言,有学习第一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同学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同学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发明的空间。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这样,从同学学习的需求动身,尊重同学的个性差别,激发同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同学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同学品味诗句意境和理解后的再发明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只要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发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争辩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争辩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同学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同学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如,第二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同学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在教学中,对“含”字的理解要走几个回合。“含”的本意是包括,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义,教师要协助学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认识。根据图画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从而升华对“含”的认识。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同学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同学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同学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同学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和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发明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同学查阅有关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和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同学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沛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只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同学学习古诗的兴趣。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

  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

  生:“春种一粒粟……”

  师:你背的是哪一首?

  师:谁来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

  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师:不错。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

  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只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还知道别的吗?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

  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还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

  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谁来读一读?

  生读自学提纲。自学提纲:

  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依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师:就这样边说边读,还有读懂的内容吗?

  生:我把整首诗都读懂了。

  师:可以说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师:他有一个词理解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词吗?

  启发同学注意听,和时发现同伴的优点。同时,不追求统一的答案,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生:……“飞”,他说的是飞快的意思。

  师:不错,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张。

  师:那你想怎么说?

  生: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

  师:他也有一个词补充得好……

  生:“好像”!

  师:对。就是这个“疑”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身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了个“疑”字。

  师:对,这不由使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生:“疑是地上霜。”

  师: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想象这景象,自身带着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为什么这里说“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不说“像是银河落九天”?

  师:谁帮他解决?

  生:因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师:你比较一下,同一个意思,用哪个字好呢?可以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这两个问题提得多好!质疑环节得到落实。值得称誉的是,对同学的提问,老师发动全班同学考虑,解答,不代替代替。

  师: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大家怎么想?

  生:因为这里还有发生的意思,所以用同学的“生”。

  师:对,可以综合着理解,先发生而后升起。明白了吗?

  师: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这么壮观的景象只有远望才干一览无余。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身放开声音读一读。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景象?

  生:想!

  师: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

  师:做诗人还可以自然些,你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师:通过读诗,我们看到了一很壮美的图画。那么《绝句》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身读几遍第二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师: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方能用自身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这一环节彻底放开了同学,让同学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受到他们的欢迎。

  师:画画的同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能先汇报一下吗?

  生:我用说的方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谁能帮助?

  生:应该说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师:可以这么说吗?

  生:可以。

  师:请你继续。

  生:门口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不错。其他同学想一想,假如把“含”字的意思加进去,可以怎么说?

  生:在翠绿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鹏在自由自在地唱歌……

  师:描述得非常生动。

  生:一行白鹭悠闲地飞上了蔚蓝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岭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的东吴去的船只。

  师:理解得好。谁知道“含”的本义是什么?

  生:包括!

  师:刚才这个同学的描述好在哪儿?

  生:他说得自然生动,不死板。

  师:对,这样解释就把诗的意境描述出来了。还有用其他方式汇报的吗?

  生:我用读的方式……

  师:画画的同学停下笔来,我们一块儿来欣赏。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两只小鸟欢叫跳跃,这句诗该怎么读呢?你们试一试。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

  师:对前两句,有没有不同的读法?

  生:“两个黄鹤……”

  师:好啊!连诗人愉快的心情都读出来了。大家再试一试。

  师:这景象在同学的笔下也已经画了出来。谁来展示?

  这几个回合中,老师的激励语言很精彩,同学学得很开心。

  师:请你用诗句描绘一下你的画。

  生:这是“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那诗人在哪儿呢?

  生:诗人应该在房子里。

  师:干什么呢?

  生:在望着窗外的景象做诗。

  师: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师:假如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生:柳树可以添上绿色。

  师:什么样的绿?

  生:翠绿。黄鹤可以加上黄色。

  师:好,这样的色彩才够明快。再看诗句,还有没有?

  生:天要画成蓝色,白鹭和积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黄色的。

  生:房子是……

  师: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

  生:黄鹂的叫声画不出来!

  师:对,这是听不到的。继续找。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白鹭飞时的动作画不出来。

  师: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的想力。咱们来一次画配诗,同学们可以用诗句来描绘这幅画。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诗

  2.自主识字

  3.指导写字

  ⑴“我的发现”。

  “口”在左边高又小(鸣),“口”在上下小而扁(吴、含)。“山”作偏旁竖折斜(岭),“火”在字左捺变点(炉、烟)。

  “含”字上边“今”,“岭”字右边“令”,有点和无点,细心分辨清。

  ⑵示范讲解。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三、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1.板书题目,并解题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见附录)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那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足有三千尺长,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⑴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⑵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⑶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⑷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四、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