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花》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教学反思1
《荷花》是一篇状物写景的散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多姿的荷花和“我”观赏荷花时的细腻、真切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我在教学时围绕“初闻花香──再赏花姿──幻化荷花”的思路,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我在课中,力求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让学生思考,讨论来解决,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如荷花美在哪里,怎么读出荷叶的美来,写荷叶与写荷花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虽然也调动了起来,可就是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因此,我在反思,是不是我的引导缺乏技巧,还是学生的语言显得贫乏?与大师于永正老先生的课堂比起来,我的学生感悟总是的浅了许多。我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现在有了一点收获,学生的积累显得贫乏,因而课堂语言的表达也就显得贫乏。而且学生的积累有了,但是学生的迁移不够。因而要将阅读充盈于整个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积累和学会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与文章共鸣,与人物共乐。在听说读写训练中陶冶感染,潜移默化的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让学生知道哪是美的,为什么是美的,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创造美,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而不是“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写的多美啊,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学生知道了它们是美的,可是到底美在哪里,它们为什么是美的,学生似懂非懂,甚至机械地人云亦云,这样学生的审美水平何以得到有效提高?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了总结和概括,却不能将概括和总结再具体化,使我们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作文中反复强调描写、叙述要具体生动,可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利用了大量的时间不断地要求学生“概括一下这段或者这几段讲的什么”,讲的什么固然重要,可是具体的描写却忽略不计了。以至于学生对如何是具体、如何做到具体显得非常茫然,困惑。
《荷花》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朗读及想象能力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在教学时,我主要想通过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荷塘的美,感受到夏天的美,以及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通过洋溢在课文里的童真、童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把这种情感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单元课文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夏天是美丽的,是多彩的,带给孩子们也是欢乐的。为拉近孩子与荷叶的距离,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荷叶的图片,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通过看图片,说感受,使孩子们对荷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随即我又出示了“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句话,结合前面的理解和孩子们一起朗读、品味,孩子们都能读出各自的感受。
综观本堂课,我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
一、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习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根据本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情感体验”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图片,让孩子们认真观察,通过自由读、想象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移情心理作用下,孩子们换位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喜欢荷叶的那种高兴的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
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孩子们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好教材,积极发掘教材中的“想象点”,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活跃起来,让知识丰实起来,让个性张扬起来。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他们的想象。
四个小伙伴,我都紧紧抓住“你为什么喜欢小青蛙(小鱼儿、小蜻蜓、小水珠)”相机引导学习为什么他们把荷叶当做歌台、凉伞、停机坪、摇篮。如在感受小水珠在荷叶上的感受时,我配上了摇篮曲,这样引导: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自己当做小宝宝,想象一下妈妈轻轻摇晃着摇篮,睁开眼睛说说你的滋味你的感觉,想象荷叶为什么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孩子有了可交流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三、仿写改编,培养学生的语言扩展。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课文,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可以在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写法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美好的创作佳境。我用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好像在说 ?,我用荷叶是我的这样深度挖掘课文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四、换词练习,使课堂充满语文味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深入文本,我采用换词的手法,如为什么说小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站在荷叶上呢?通过语言、动作引导让学生理解“立”字表示出蜻蜓的轻盈、轻巧。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五、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学有三度,即:温度、广度、深度。教师教学的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我非常同意窦老师的说法,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的程度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一边用心地听,一边作出赏识的评价,还不时地拍拍孩子的肩,摸摸孩子的头,握握孩子的手,把自己完全融入孩子们当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同喜同乐。反馈有一定的童趣,比如说他们一会是青蛙王子、一会是蜻蜓精灵、一会是小美人鱼。让学生兴高采烈。有了这种情感的介入,教育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陶治着学生的精神,净化着学生的灵魂,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其一:教态方面的不足,一堂课下来显得太过激动,声音一直很高,有点喊的感觉,良好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一起一伏,抑扬顿挫,并不能重复学生的话。
其二:在教学生成上面,指导的还不是很到位,就比如我让学生学习荷叶是小蝌蚪是什么?我是让学生单纯的凭想象来说,应该配上图画让孩子看图说,这样才符合小孩子的认知规律。拓展这一块应该由教材到模仿教材到跳出教材的形式,体现层次上的递进。
其三:反馈的语言要多样,要有童趣,而且中肯。周南沙老师、张老师,张老师反复和我说反馈要有针对性,要顺着学生的话来。反馈是最能反应一个老师教学功底的地方,我应该平时多听好课,多看书,多积累。
其四: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让学生分小组背诵。应该在背之前先读一遍。整堂课下要多读全文,由段再到全文。要有一个整体性。
这堂课我花了不少精力来准备,我特别感谢周南沙老师对我的指导,以及张老师、黄老师和我们办公室的其他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办公室有7位年轻老师要比赛,在这段最有压力的日子里我们相互在一起磨课,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让我感到团队像绳一样的凝聚力。语文课堂要无时无刻的浸润着语文味,我要做到这点还要多修炼。多看好书,多听好课。
《荷花》教学反思3
本来早上并未打算讲《荷花》的,想着周五了,把第4课的阅读课讲了吧。回办公室途中,看到师傅再讲第3课,遂决定走进去仔细听一节。
本是自己设计了板书的,看了程姐的板书就改用程姐的,因为师傅的板书条理清晰,内容涵盖丰富。真真的好极了。第一节课听完,第三节课乘着热乎劲回班就讲。
“想到春天就想到燕子,看到池塘就会想到什么植物?”生:“荷花”“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我,走,去荷花池那游一游。”
找生读第一段后再找生读第二段,“读完这一段,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生:“叶子很多“,”哪看出来的?生:“挨挨挤挤的”“还有圆、大。他说是碧绿的大圆盘。“荷花还很美。黄色的、花骨朵、小莲蓬。”“同学生说的都对。第二段分别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多和美。(板书)“同学们看,泡泡里说冒字用得好。哪好?体会出什么了?”生:“冒说明荷花出现的突然,而且叶子很多,荷花从叶子中长出来。”第二段讲了荷花的静态美,第四段荷花随风起舞了,那是“动态美。”
为什么一池荷花成了一大幅活的画?孩子们的答案更是出奇,“因为荷花很美,而且荷花还具有动态美。非常有生命力,所以说他像一大幅活的画。”
第四段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他把自己当成了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会和谁聊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假设。
最后,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为什么我忘记了自己在看荷花?生“因为我陶醉在荷花里了,荷花太美了。”
一节课学生思维很活跃,各种我以为比较难的点,在他们看来都成了小菜一碟了。只是“冒”这个字孩子们体会出了生长的突然,并未感受到荷叶的多,这是花与叶对比而来的。看起来稍复杂一点。课后练笔处理的仓促,下次改进,调节时间。整篇文章先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静态、动态美。然后加入想象与感想。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荷花》教学反思4
今天,我教学了叶圣陶写的一篇文章《荷花》。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课文中描写荷花美的各种姿态的句子,开始反馈学习情况了,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说出了正确答案,看来同学们自学情况还真不错,我心中暗自想到。一位同学说:“老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是什么意思?”我一听这个问题问的好啊,我就说:“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冒’字用的好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班里顿时叽叽喳喳的说开了,有的说可以换成长,有的说可以换成伸、钻、探。我觉得同学们的思维此时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看着同学们意犹未尽,我又问道:“白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想干什么呢?”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她想看看我们这个精彩的世界”,她的回答给我带来惊喜,这时另一位同学好像也理解了课文说:“她想出来透透气。”在他们俩的激发下,同学们都踊跃的举起了手,“她想出来展示自己美丽的舞姿”,“荷花想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荷花想出来看看美丽的大自然”。瞧他们说的多好,我不由得为他们鼓起了掌,我拿起了书,读起了课文,同学们也纷纷拿起书和我一起读了起来。此时,我和我的孩子们都已被叶圣陶笔下的荷花深深的陶醉了!
《荷花》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抒情的写景物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荷花细致的描写,体现了荷花的美丽。在教学中我闻荷花、看荷花、赞荷花、变荷花又回到看荷花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抓住阅读,培养,体会“冒”字。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掌握,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 那么如果去有情感地体会课文呢,这就要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对挨挨挤挤、冒、露这些具有特点的.词语的分析,来体会荷花的形态,在学习冒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让学生当自己就是荷花,我问学生:荷花荷花你为什么要冒出来呢?学生有的回答:荷叶挨挨挤挤的,我只能冒出来呢。有的回答,我想早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看美丽的天空。有的则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是对冒这个字的形象解释,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学习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仿写其他的花。
在这个任务上,我首先是让学生先去熟读课文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来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
出有三种,一中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的,一种的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样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到这里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让学生学会了说荷花。
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下,让你说说其他的花你会吗?也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好的学生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时候我告诉他们,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这样一些思维不开阔的孩子也能够试着说一说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对于任务我也有着不同的目标。
针对优秀学生的要求:能够自己选择一种花,自己独立完成,最好有自己的语言。
针对中等学生的要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曾经用有的有的,说过集中荷花,可以把其中的荷花替换成其他的花。
针对学差生的要求:参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直接用其他花替换荷花,其中要注意点是,只有荷花有莲蓬,如果需要写桃花则不能写叶子,桃花先开花后长叶子。
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创设,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在这篇
课文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就当成是荷花,然后来进行学习就容易的多了
《荷花》教学反思6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时预设了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大幅活的画?谁是画家?为什么说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根据预设的教学流程,我正准备引导学生学习下文,小明忽然举手发言:“老师,作者由美丽的荷花想到了画。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如此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言说吧。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了,应佳玉说:“老师,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肖彩诗说:“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高波平说:“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孩子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其他学生有的说课后要去收集写荷花的诗歌,有的说要用彩笔画荷花,还有的说要查找其他作家写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说得多好啊!实在令人欣喜。
《荷花》教学反思7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盛开时的情景和“我”看荷花时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语言文字优美,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并且尽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把自己也想像成一朵荷花,因此,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进行,比如,在教学中文中的第四段,我让学生想像作者看到荷花,感觉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作者是看到了白荷花的样子非常美,把自己也想象成了荷花,尤其是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是说荷花瓣随风飘动的样子,想像成了自己美丽的裙子,更能表现荷花的美丽,作者看着看着都把自己给忘记了。紧接着,作者由动写到静,又展开丰富的想像,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我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告诉我什么呢?学生想象丰富,并且练习了排比的句式。
不足之处,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的时间,但是由于给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荷花》教学反思8
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二,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态,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动画的设计,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瞧他们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如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或“———— 的荷花。”有学生说:“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姿态是那样的动人!”有学生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学生说:“千姿百态的荷花。?------一时课堂沸腾了起来。
我感到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学得快、学得好、通过练、记得牢。
《荷花》教学反思9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达到审美的目的。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边读句子,边找出相对应的图,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受荷花的姿态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多元解读,让他们说说还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思维很活跃,有:长、钻、冲、露、伸等,再让学生把这些字放进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有的说说“长”太平常了,让人感觉不到荷花竞相开放、亭亭玉立的姿态。有的说“冲”字少合适,感觉花儿开得太快了。也有的说“钻”字一般用在比较结实、坚硬的地方,因此用“冒”字让人感觉白荷花生机勃勃、喜气洋洋、亭亭玉立的样子。通过交流再让学生读文,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展开想像,对文中的省略号进行补充,让自己与花共舞,与虫共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
《荷花》教学反思10
《荷花》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我先让学生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形容以前所见到的荷花的样子,之后用课件呈现荷花图,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让学生首先在视觉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便走进课文,体会这篇课文描写荷花的优美语言。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扫清生字障碍后,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把荷花写得很美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荷花美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能把荷花写得这样美?在交流时,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语言的精到,然后用不同的图片展示荷花开放的不同状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通过不同的读书形式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荷花的美丽,也帮助学生尽快背诵,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
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的环节:在学习完第二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图片想象白荷花还会有哪些不同的姿势,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说话,学生有的说出了“有的躲在荷叶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边,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说“有的三段荷花紧挨在一起,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的说“有的荷花歪着头,像在和蜻蜓说悄悄话”,有的说“有的荷花靠在荷叶上,像在享受温暖的阳光”?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让我很惊喜。
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可以说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双赢的目的。
《荷花》教学反思11
《荷花淀》,作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小说单元的一篇文章,我从小说的三要素着手进行授课,着重依托这篇课文来强调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反思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
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开发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和资料。这堂课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学生的预习,把课文相关内容快速的过滤一遍。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加深难度。
反思二、关于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我牢牢抓住三要素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尤其是人物小说作为小说的中心要素,因此是本堂课的重点。但是由于学生对小说阅读在方法上还有待提升,因此在理解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就显得比较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