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日 - 美文欣赏阅读,用心与您分享。

首页范文写作正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2023-08-31 20:28:02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力量,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讨论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

  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同学对自然现象观看和独立讨论的力量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实习任务

  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熟悉;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观看和分析的力量;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

  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预备

  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

  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观看分析,作好实习笔记

  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

  时间:8月29日—9月3日

  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

  汤泉湖——阳山碑材

  火石峰——棒槌山

  黄山

  六合方山南采场

  四、实习内容

  第2页/共15页

  让知识带有温度。

  南京地质地貌概况

  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米。如钟山、孔山等。这里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晰典型,岩浆岩、火山岩类众多且出露广泛。

  实习路线一:幕府山——燕子矶

  实习内容:

  1.观看沿江南岸呈直线状延长的悬崖峭壁,断层三角面地貌及断层崖壁上的擦痕,构造岩等特征。

  2.观看幕府山小背斜。

  3.观看燕子矶地貌特征。

  4.观看白垩纪上统浦口组岩性特征。

  5.观看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现象。

  幕府山地区位于南京北郊,频临长江,本区发育有自震旦系上统至下中三叠统地层。

  地层:

  1.震旦系灯影组。灰,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产有藻类化石、

  2.寒武纪下统幕府山组。岩性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浅灰,灰白色硅质页岩,黑色含碳质页岩为主,夹有石煤层;上部以浅灰,粉红及黄褐色中厚层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

  3.白垩纪上统浦口组。为棕红色,灰红色砂砾岩夹棕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实习路线二:汤泉湖——阳山碑材

  实习内容:

  1.观看本区志留系,泥盆系岩性及其特征,并依据

  岩性特征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分析古地理沉积环境。

  2.观看大石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碑断层。

  3.观看大石碑四周的地貌,分析其与构造,地层之间的关系。

  地层:

  1.奥陶系

  下奥陶统——昆山组

  主要岩性: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中部为深灰至灰黑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球粒灰岩,有时含少量石条带或结核,下部为灰至浅灰色厚层灰质白云岩,与灰质互层,局部含石结核。在此地区溶洞较为发育,侵蚀严峻。如燕子矶三台洞。三台洞同燕子矶四周沿江的头台洞,二台洞一样,发育在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溶洞大致分为三层,是地下水溶蚀的结果。

  2.志留系

  1.上中志留系——坟头群

  主要岩性:灰黄、褐黄色粉砂岩、砂质页岩及砂岩,岩相为海相,主要在汤山地区。泥盆系

  上泥盆统——五通组

  岩性:上部为黄褐色薄层细粒砂岩,夹粉砂岩,有时还夹白色粘土岩,局部含煤线。中部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粗粒含砾石英砂岩。代表地区汤山北坡。从这里还可以看到五通组的中上部。中部为细粒石英砂岩,上部石英砂岩夹页岩。该地区主要以石英砂岩为主。

  3.石炭系

  下石炭统——高骊山组

  岩性:杂色砂页岩及泥岩。层面波纹构造。海陆过渡相,主要在汤山北坡。

  中石炭纪——黄龙组

  岩性:浅灰略带肉红色的纯质灰岩。岩层致密,底部为浅灰色白

  让知识带有温度。

  云岩,含肉红色结核。主要在汤山北坡背斜倾伏端下山处。

  4.二叠系

  下二叠统——栖霞组

  岩性:上部灰黑色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下部为灰黑色含沥青灰岩。代表地区大石碑北壁断层

  实习路线三:火石峰——棒槌山

  实习内容:

  1.观看本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岩性特征,依据其岩性特征等分析其古地理沉积环境。

  2.观看火石峰背斜,测量各要素产状。

  3.观看棒槌山三叠系青龙群地层及岩性。

  地层:

  1.泥盆系上统五通组

  下段:灰黄,灰白色厚层粗粒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砂岩夹绿色页岩。上段:灰白,灰黄,灰黑色石英细砂岩,页岩,泥质粉砂岩夹黏土岩,含铁砂岩,炭质泥岩。

  2.石炭系下统金陵组

  岩性比较稳定,下部为黄褐色铁质粉砂岩,含铁石英砂岩,页岩:上部为灰黑色结晶灰岩,含白云质岩和泥质灰岩。含珊瑚和腕足类化石。

  3.三叠系下统下青龙组

  下部为灰黄,黄绿色薄-中薄层钙质泥岩,泥岩与泥灰岩,泥质灰岩互层。上部为灰黄,灰色泥质灰岩,灰岩与钙质泥岩,泥岩互层,夹泥灰岩。

  4.上二叠统

  -龙潭组

  岩性:灰黄色粉砂岩,砂质页岩夹炭质页岩及煤层,底部有一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厚约20米的长石石英砂岩。如棒槌山东北部。

  从地质构造来看,汤山位于汤仑复背斜的中段,为一穹状短轴背斜。核部由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构成,北翼由上奥陶统-中三叠统地层构成,岩层较陡或倒转,并发育次级褶皱;南翼不完整,仅有奥陶系及志留系底部地层出露,产状相对平缓。

  岩性和地质构造对汤山地区的地貌发育起着主控作用,汤山地区地层岩性分可溶岩和非可溶岩两大类。可溶岩主要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碳酸盐,种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非可溶岩分布在汤山外围,主要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白垩系的沉积岩,有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等。

  实习地点四:黄山【地质地貌】

  黄山经受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的洗礼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素有“三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四周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概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剧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叉,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地窖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到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丽;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宏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刀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积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让知识带有温度。

  黄山岩浆岩、地貌特征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黄山的岩浆岩分布很广,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很多岩浆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喷出活动和侵入活动。不同时期的岩浆岩成分不同,加上产状各异,使其岩浆岩不论从化学成分到矿物组成上,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浆岩。

  1、侵入岩

  依据岩体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对岩浆岩的掌握因素、岩体的变质程度等可将北京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早元古代

  本期的侵入岩主要为超基性岩类和变质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中包括橄榄岩和辉石岩,多呈北东向小型岩体沿断裂带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岩中。

  (2)中、晚元古代

  本期的岩浆活动有侵入和喷出两类。侵入岩体只发觉有斜长环斑花岗岩体、四合村辉岩和红石湾辉石岩等。

  斜长石斑花岗岩体沿东西向基底断裂侵入密云群沙厂组的.片麻岩中,与片麻理斜切。岩体东西向延长,为一北陡南缓,向南倾斜的不对陈岩脊。岩石的特点是具似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为卵形,外面包围一圈更长石或中长石。岩体内有棱角状片岩捕虏体。岩体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长环斑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岩体的西部,岩石呈灰色或暗灰色。其次次是斜长环斑黑云母花岗岩,为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岩石呈红色。第三次是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呈红色;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呈米黄色;细粒花岗岩,呈浅色。

  四合村辉石岩体:呈脉状侵入太古代密云群大漕组花岗片麻岩中。

  第7页/共15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岩体主要由二辉岩和橄榄岩两个岩相带组成,但分异不好。岩石蚀变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绿泥石化等。

  红石湾辉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角闪斜长片麻岩及花岗质片麻岩中的超基性岩体。岩体可分为角闪单斜辉石岩、角闪二辉岩、角闪斜方辉石岩及橄榄辉石岩四个岩相。

  2、喷出岩

  (1)元古代的喷发岩体

  属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呈古火山颈相及海底喷发组产出,以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及凝灰岩为主。

  (2)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

  是一套经多次喷溢活动形成的玄武质熔岩流。每一喷发层厚度5米至15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构造带、中部致密块状带和顶部大杏仁构造带等,杏仁体主要为石英、玉髓、方斛石、蛋白石、绿帘石等。柱状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3)中侏罗世髫髻山组火山岩

  由一系列中性火山物质构成的砾岩、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火山岩系得岩性和厚度变化都很大,岩石组成也较简单,主要的有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及火山角砾岩等。(4)晚侏罗世东岭台组火山岩

  本组由一套酸性、中性及偏酸性岩类组成,主要以流纹岩、英安岩及粗面岩为主,并形成相应成分的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实习地点五:六合方山南采场

  实习内容:

  1.观看上新统六合组砂砾石层岩性特征,;砾石成分,磨圆度,分选状况以及沉积构造,对肯定范围内的砾石特征进行统计

  让知识带有温度。

  分析,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

  2.观看地层产状和层理类型。

  3.观看六合组与方山组玄武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1)六合组岩性:下部为棕黄色,灰黄色砾卵石,含砂砾卵石,夹含砾细砂扁豆体。中部为棕黄,灰黄色含砂砾石,含砾细砂,细砂等呈韵律互层,交叉层,为=微节理发育。上部为细粉砂,粉砂质泥岩,含砂量不匀称。顶部为砖红色含粉砂泥岩。

  2)尖山玄武岩组该组下部为灰黑色致密块状橄榄玄武岩,斑状结构,裂隙发育。上部为褐灰色玄武质角砾溶岩与灰黑色橄榄岩互层。

  五、实习收获与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熟悉,其中包含对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熟悉地层剖面,识别主要化石,判识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了解重要的内动力地质现象,加之老师的讲解,我把书本所学学问很好的和实际相结合。同时我学会了使用罗盘测量产状,测量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以及如何推断地层褶皱断层,进行基本的地质观看,锻炼收集资料和采集必要标本食物的技能。现在我对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对地理学的爱好,巩固了专业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外实习时,我们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合理分工,增进了友情,增加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2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具体为:

  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任务

  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

  1、实习前要熟悉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情况,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注意安全

  3、实习时要认真听讲,勤于观察分析,作好实习笔记

  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

  时间:

  8月29日—9月3日

  路线地点:

  幕府山——燕子矶

  汤泉湖——阳山碑材

  火石峰——棒槌山

  黄山

  六合方山南采场

  四、实习内容

  南京地质地貌概况

  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米。如钟山、孔山等。这里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楚典型,岩浆岩、火山岩类众多且出露广泛。

  实习路线一:幕府山——燕子矶

  实习内容:

  1、观察沿江南岸呈直线状延伸的悬崖峭壁,断层三角面地貌及断层崖壁上的擦痕,构造岩等特征。

  2、观察幕府山小背斜。

  3、观察燕子矶地貌特征。

  4、观察白垩纪上统浦口组岩性特征。

  5、观察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现象。

  幕府山地区位于南京北郊,频临长江,本区发育有自震旦系上统至下中三叠统地层。

  地层:

  1、震旦系灯影组。灰,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产有藻类化石.

  2、寒武纪下统幕府山组。岩性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浅灰,灰白色硅质页岩,黑色含碳质页岩为主,夹有石煤层;上部以浅灰,粉红及黄褐色中厚层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

  3、白垩纪上统浦口组。为棕红色,灰红色砂砾岩夹棕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实习路线二:汤泉湖——阳山碑材

  实习内容:

  1、观察本区志留系,泥盆系岩性及其特征,并根据岩性特征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分析古地理沉积环境。

  2、观察大石碑断层。

  3、观察大石碑周围的地貌,分析其与构造,地层之间的关系。

  地层:

  1、奥陶系

  下奥陶统——昆山组

  主要岩性: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中部为深灰至灰黑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球粒灰岩,有时含少量石条带或结核,下部为灰至浅灰色厚层灰质白云岩,与灰质互层,局部含石结核。在此地区溶洞较为发育,侵蚀严重。如燕子矶三台洞。三台洞同燕子矶附近沿江的头台洞,二台洞一样,发育在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溶洞大致分为三层,是地下水溶蚀的结果。

  2、志留系

  (1)、上中志留系——坟头群

  主要岩性:灰黄、褐黄色粉砂岩、砂质页岩及砂岩,岩相为海相,主要在汤山地区。泥盆系

  (2)、上泥盆统——五通组

  岩性:上部为黄褐色薄层细粒砂岩,夹粉砂岩,有时还夹白色粘土岩,局部含煤线。中部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粗粒含砾石英砂岩。代表地区汤山北坡。从这里还可以看到五通组的中上部。中部为细粒石英砂岩,上部石英砂岩夹页岩。该地区主要以石英砂岩为主。

  3、石炭系

  下石炭统——高骊山组

  岩性:杂色砂页岩及泥岩。层面波纹构造。海陆过渡相,主要在汤山北坡。

  中石炭纪——黄龙组

  岩性:浅灰略带肉红色的纯质灰岩。岩层致密,底部为浅灰色白云岩,含肉红色结核。主要在汤山北坡背斜倾伏端下山处。

  4、二叠系

  下二叠统——栖霞组

  岩性:上部灰黑色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下部为灰黑色含沥青灰岩。代表地区大石碑北壁断层

  实习路线三:火石峰——棒槌山

  实习内容:

  1、观察本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岩性特征,根据其岩性特征等分析其古地理沉积环境。

  2、观察火石峰背斜,测量各要素产状。

  3、观察棒槌山三叠系青龙群地层及岩性。

  地层:

  1、泥盆系上统五通组

  下段:灰黄,灰白色厚层粗粒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砂岩夹绿色页岩。上段:灰白,灰黄,灰黑色石英细砂岩,页岩,泥质粉砂岩夹黏土岩,含铁砂岩,炭质泥岩。

  2、石炭系下统金陵组

  岩性比较稳定,下部为黄褐色铁质粉砂岩,含铁石英砂岩,页岩:上部为灰黑色结晶灰岩,含白云质岩和泥质灰岩。含珊瑚和腕足类化石。

  3、三叠系下统下青龙组

  下部为灰黄,黄绿色薄—中薄层钙质泥岩,泥岩与泥灰岩,泥质灰岩互层。上部为灰黄,灰色泥质灰岩,灰岩与钙质泥岩,泥岩互层,夹泥灰岩。

  4、上二叠统—龙潭组

  岩性:灰黄色粉砂岩,砂质页岩夹炭质页岩及煤层,底部有一层厚约20米的长石石英砂岩。如棒槌山东北部。

  从地质构造来看,汤山位于汤仑复背斜的中段,为一穹状短轴背斜。核部由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构成,北翼由上奥陶统—中三叠统地层构成,岩层较陡或倒转,并发育次级褶皱;南翼不完整,仅有奥陶系及志留系底部地层出露,产状相对平缓。

  岩性和地质构造对汤山地区的地貌发育起着主控作用,汤山地区地层岩性分可溶岩和非可溶岩两大类。可溶岩主要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碳酸盐,种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非可溶岩分布在汤山外围,主要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白垩系的沉积岩,有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等。

  实习地点四:黄山-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的洗礼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素有“三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刀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黄山岩浆岩、地貌特征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黄山的岩浆岩分布很广,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许多岩浆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喷出活动和侵入活动。不同时期的岩浆岩成分不同,加上产状各异,使其岩浆岩不论从化学成分到矿物组成上,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浆岩。

  1、侵入岩

  根据岩体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对岩浆岩的控制因素、岩体的变质程度等可将北京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早元古代

  本期的侵入岩主要为超基性岩类和变质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中包括橄榄岩和辉石岩,多呈北东向小型岩体沿断裂带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岩中。

  (2)中、晚元古代

  本期的岩浆活动有侵入和喷出两类。侵入岩体只发现有斜长环斑花岗岩体、四合村辉岩和红石湾辉石岩等。

  斜长石斑花岗岩体沿东西向基底断裂侵入密云群沙厂组的片麻岩中,与片麻理斜切。岩体东西向延长,为一北陡南缓,向南倾斜的不对陈岩脊。岩石的特点是具似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为卵形,外面包围一圈更长石或中长石。岩体内有棱角状片岩捕虏体。岩体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长环斑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岩体的西部,岩石呈灰色或暗灰色。第二次是斜长环斑黑云母花岗岩,为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岩石呈红色。第三次是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呈红色;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呈米黄色;细粒花岗岩,呈浅色。

  四合村辉石岩体:呈脉状侵入太古代密云群大漕组花岗片麻岩中。岩体主要由二辉岩和橄榄岩两个岩相带组成,但分异不好。岩石蚀变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绿泥石化等。

  红石湾辉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角闪斜长片麻岩及花岗质片麻岩中的超基性岩体。岩体可分为角闪单斜辉石岩、角闪二辉岩、角闪斜方辉石岩及橄榄辉石岩四个岩相。

  2、喷出岩

  (1)元古代的喷发岩体

  属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呈古火山颈相及海底喷发组产出,以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及凝灰岩为主。

  (2)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

  是一套经多次喷溢活动形成的玄武质熔岩流。每一喷发层厚度5米至15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构造带、中部致密块状带和顶部大杏仁构造带等,杏仁体主要为石英、玉髓、方斛石、蛋白石、绿帘石等。柱状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3)中侏罗世髫髻山组火山岩

  由一系列中性火山物质构成的砾岩、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火山岩系得岩性和厚度变化都很大,岩石组成也较复杂,主要的有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及火山角砾岩等。

  (4)晚侏罗世东岭台组火山岩

  本组由一套酸性、中性及偏酸性岩类组成,主要以流纹岩、英安岩及粗面岩为主,并形成相应成分的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实习地点五:六合方山南采场

  实习内容:

  1、观察上新统六合组砂砾石层岩性特征,;砾石成分,磨圆度,分选情况以及沉积构造,对一定范围内的砾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

  2、观察地层产状和层理类型。

  3、观察六合组与方山组玄武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1)六合组

  岩性:下部为棕黄色,灰黄色砾卵石,含砂砾卵石,夹含砾细砂扁豆体。中部为棕黄,灰黄色含砂砾石,含砾细砂,细砂等呈韵律互层,交错层,为=微节理发育。上部为细粉砂,粉砂质泥岩,含砂量不均匀。顶部为砖红色含粉砂泥岩。

  2)尖山玄武岩组

  该组下部为灰黑色致密块状橄榄玄武岩,斑状结构,裂隙发育。上部为褐灰色玄武质角砾溶岩与灰黑色橄榄岩互层。

  五、实习收获与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其中包含对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认识地层剖面,识别主要化石,判识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了解重要的内动力地质现象,加之老师的讲解,我把书本所学知识很好的和实际相结合。同时我学会了使用罗盘测量产状,测量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以及如何判断地层、褶皱、断层,进行基本的地质观察,锻炼收集资料和采集必要标本食物的技能。现在我对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对地理学的兴趣,巩固了专业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外实习时,我们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合理分工,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