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年,我面向陌生的人群,面对着那些许多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同学,我告诉他们我的憧憬。那年,我如愿进入了班委,学委诚然不敢当,因为我没有那一股专研书本知识的劲,团支书就更别说了,在校团委那种等级复杂的环境中更加不适合这个直来直往,爱讲究原则的我。最后也只剩下个无脑的班长职位给我。我想用我的方法,去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自己的方式,来步入这个社会的征程。我知道,我将有资格在多年之后去布置,同窗们对这大学的回忆。
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完美而又不平凡的生活,来填补自己得偿所愿的一种满足感。而我,也不例外,无论是在学习、爱情、社会地位上。
在校期间,女友突然想起我们一起高中时期语文课本上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通过老师的讲解她更是回味无穷。让我假期和她一起去凤凰。我随即问了她一连串的问题,诸如:具体去哪,几个人、怎么去,去多久,去干嘛?其实心里一百个不宁愿,根本不想去。
后来,我告诉她,比之于文人墨客笔下的安逸,世外桃源;我更偏爱大山大水,更加向往那泰山之巅上的“一览纵山小”。她很生气,扬言:你不想去,不勉强。
我告诉她,我不爱古老边城的种种原因,况且我不认为,当我们来到这里,就能寻觅到她所向往的景致。就像我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去南昌参观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在那里我并没有找到“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的气质。她依然倔强,和我说了一堆毫无头绪的道理。我突然很无奈,只好对着手机沉默。沉思中我想了好多,我对古城那难言的偏见,是因为我找不到我去古城的理由,那里没有我向往的海阔天空,没有让我执迷的现实惨况。我只想到那种能够和我内心产生共鸣、看高山流水的地方,那肯定不是去感受古城。
那我们为什么在一起呢?我所谓古城的安逸,或许是她心里的海阔天空;我所陌生的古城气息,或正是她着迷所在。我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尊重,却不考虑优先考虑她的意愿,是谁先蔑视了爱情?我那理性的诸多道理,在她感性的倔强和任性面前,依然如此不堪一击。
初中时候,同一个学校却互不相识,好多次的擦肩而过始终没能让我记住你。高中同一个校园同一个班级。大学同一片天空同一条校道。而现在,同一片土地,却不同的气息。我们已然克服了感情上一切外在障碍,而今,我们困扰的种种不解,只是这些都来自我们自己。
爱是体谅,我会学着默默检讨,尽管你不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