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有两件宝》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有两件宝》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同学知道手脑要并用才干有发明。
教学难点,有些词句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收集课外活动照片、绘画作品,出一次专栏。
2.生字卡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考虑
1.板书课题:11 人有两件宝
课题中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指名读)请读准的同学领读生字、生词。再齐读课题。
“两件宝”也可以说两个宝。“件”是生字,左边是_(生:单人旁),右边是_(生:一个牛字),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这个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这个字。
2.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
3.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启发同学学会提问。)
二、范读课文(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听老师读课文后,知道这两件宝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同学字词
1.凭借汉语拼音读两遍课文。
2.读课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课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再连成词读一读。
(教师巡视、辅导,了解自学情况。)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双手 事情 发明(注意带点字都翘舌音,“情”为轻声。)
考虑 做工 才干(注意带点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劳动 两件宝 办不到
2.指名读课文。(从差到好,不同层次3-5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读音)
3.齐读课文。
五、以问促读,熟悉课文
1.课文有3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2.这两件宝该怎样用?读第二句。
3.课文最后说什么?
4.连起来读一读课文。
六、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轮读3遍)
2.指导同学记住字形。(突出重、难点)
双:两个“又”不同,左边是又字旁,第2笔是点。
做:右边是反文旁,4笔写成。
才:把“寸”的点改成撇。
3.指导写字。
双:右边的“又”,横撇要左伸到点下。左右靠拢。
做:左中右三局部要紧凑,单人旁要窄些,中间“古”稍短些,右边“反文旁”与“单人旁”一般高。
办:先写横折钩折、撇、然后左边一点最后右边一点。
4.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听写,写后集体检查、订正。
双手、做工、才干、劳动、两件、办不到。
3.朗读课文。
二、理解句子
1.双手会做工,大脑会考虑。
(1)口头填空。
工人_______
农民_______
护士_______
老师_______
(2)考虑“就是干什么?(动脑筋,想方法)
讲讲你或他人动脑筋的事。(启发:想一想,你在学习、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想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你见过他们经过想方法把事情办好的事吗?
2.用手又用脑,才干有发明。
师解释“发明”:想方法做出自身或辊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来。举科学家发明发明的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或举学校中一些小发明的事例,重点说说他们怎样考虑、怎样做的。使同学知道手脑并用与发明发明的关系,不必深讲。
3.小结:这一课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可要把它们用好。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发明。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读法。
读这首儿歌就是在向他人介绍两件宝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介绍的时候要把词语连起来读,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干有发明。
2.听朗读录音,再跟着一起读。
3.指导背诵。
(1)理一理三句话的顺序: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2)采用师与生、组与组对读的方法激发兴趣,协助记忆。如:师读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3。
2.比一比,组词语。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书设计:
两件宝
两件宝
双手
大脑
做工
考虑
发明
《人有两件宝》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双手、做工、才能、劳动”4个词语。认识“宝、思、考、事、情、创、造”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让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吗?
2、找做得好的同学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动脑想,还要动手做,有了脑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来了。可见手和脑多重要。
板书课题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人有两件宝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数数有几句话。
2、指名读,正音。
四、学习生字
1、读课后生字,想想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是怎么记的?
2、交流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
办:注意左右两点的位置。
劳:上中下结构,下边是“力”,不是“方”。
4、指导书写。
5、扩词。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课文
2 、出示生字卡片“件办双工能动做才宝思考事情创造”,开火车读字组词。
3 、小黑板听写“才能”“做工”(订正写得不规范的字,指导学生再写)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用铅笔标出有几个句子。
2 、指名分句读。
3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人的两件宝贝是什么?(板书:双手大脑)手的用处可大了,不信,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发散思维,让学生自由抒发)
(1 )妈妈用手( )。
(2 )小学生用手( )。
(3 )老师用手( )。
(4 )医生用手(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书:做工)
大脑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书:思考)
齐读第1句,分男、女生读,全班配上动作有表情朗读。
4 、这两件宝贝的用处真大。如果我们做事情时只使用一件宝贝,可以吗?为什么?我们来演示看:
情况一:(1 )给小树、花儿浇水(2 )写字(3 )做题
情况二:(1 )想做个好孩子(2 )想当科学家
小结: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学生边看边读)这一下,同学们对我们的“双手”和“大脑”这两件宝贝该怎样正确使用,已经知道了吧。(课件出示“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5 、齐读:“创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 、讲讲自己或同学动脑筋的小故事。
7 、齐读、表演朗读第二句话
8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1 、2,看图说图意
(1 )科学家通过研究、思考、动手画出设计图纸。
(2 )工人边看图纸思考,边用手床制作零件、产品。
从大家刚才说的,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在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了,而且说的一个比一个具体,这就是创造。所有的创造都靠劳动,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智慧为人类为祖国创造财富。(板书:劳动创造一切)
9 、出示“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指导朗读
三、总结
1 、朗读全文
2 、根据板书指导背诵
引读、分组读、齐读、指名背
3 、你是不是更喜欢你的双手和大脑,知道该怎样充分地使用这两件宝贝了?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人有两件宝
双手做工
劳动创造一切
大脑思考
《人有两件宝》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要并用才能有创造。
教学难点
有些词句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收集课外活动照片、绘画作品,出一次专栏。
2.生字卡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思考
1.板书课题:11
课题中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指名读)请读准的同学领读生字、生词。再齐读课题。
两件宝也可以说两个宝。件是生字,左边是_(生:单人旁),右边是_(生:一个牛字),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这个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这个字。
2.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
3.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学会提问。)
二、范读课文(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听老师读课文后,知道这两件宝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凭借汉语拼音读两遍课文。
2.读课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课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再连成词读一读。
(教师巡视、辅导,了解自学情况。)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双手
事情
创造(注意带点字都翘舌音,情为轻声。)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带点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劳动
两件宝
办不到
2.指名读课文。(从差到好,不同层次3-5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读音)
3.齐读课文。
五、以问促读,熟悉课文
1.课文有3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2.这两件宝该怎样用?读第二句。
3.课文最后说什么?
4.连起来读一读课文。
六、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轮读3遍)
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突出重、难点)
双:两个又不同,左边是又字旁,第2笔是点。
做:右边是反文旁,4笔写成。
才:把寸的点改成撇。
3.指导写字。
双:右边的又,横撇要左伸到点下。左右靠拢。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紧凑,单人旁要窄些,中间古稍短些,右边反文旁与单人旁一般高。
办:先写横折钩折、撇、然后左边一点最后右边一点。
4.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听写,写后集体检查、订正。
双手、做工、才能、劳动、两件、办不到。
3.朗读课文。
二、理解句子
1.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1)口头填空。
工人_______
农民_______
护士_______
老师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讲讲你或别人动脑筋的事。(启发:想一想,你在学习、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你见过他们经过想办法把事情办好的事吗?
2.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解释创造:想办法做出自己或辊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来。举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或举学校中一些小发明的事例,重点说说他们怎样思考、怎样做的。使学生知道手脑并用与创造发明的关系,不必深讲。
3.小结:这一课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可要把它们用好。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创造。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读法。
读这首儿歌就是在向别人介绍两件宝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介绍的时候要把词语连起来读,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听朗读录音,再跟着一起读。
3.指导背诵。
(1)理一理三句话的顺序: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2)采用师与生、组与组对读的办法激发兴趣,帮助记忆。如:师读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3。
2.比一比,组词语。
工()做()才()
公()作()寸()
板书设计
两件宝 双手
大脑 做工
思考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