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将自己的发现说给他人听。
2、能通过对物品形状的比较,初步区分圆形和三角形。
3、会简单地运用对应方法来完成操作。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1《给瓶娃娃喂食》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为瓶娃娃找吃的。
(1)提示语: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瓶娃娃,它们在和小朋友打招呼,瓶娃娃肚子饿了,小朋友快给他们找找吃的吧。咦~~这里有很多饼干,你们看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呀?
(2)引导幼儿观察瓶娃娃的嘴,请幼儿为圆形嘴的瓶娃娃找圆形圆形饼干,认识圆形。
2、通过为三角形的嘴的瓶娃娃找相对的饼干,认识三角形。
(1)出示三角形瓶娃娃,这个瓶娃娃也饿了,它们吃什么呢?
(2)引导幼儿找到三角形饼干,认识三角形。
3、给瓶娃娃喂饼干。
(1)提示语:有那么多瓶娃娃,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喂饼干吧!小朋友先把饼干放到盘子里,在运回去给瓶娃娃吃。
(2)按要求给瓶娃娃喂食。
4、复习巩固认识圆形和三角形。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情境导入很感兴趣,要给瓶娃娃找东西吃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活动中一整个情境贯穿始终,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能够仔细观察三角形和圆形的不同也能通过对物品形状的比较,初步区分圆形和三角形的同时还学会了简单地运用对应方法来完成操作。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画、剪、贴等技能在保鲜袋上制作小动物形象,并利用一次性纸杯和吸管做成吹气玩具。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体验美工创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范作、保鲜袋、一次性纸杯、吸管、各色彩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小动物们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猜猜这里藏着谁?”(出示范作)
(2)幼儿猜测。老师揭晓谜底。
2。引导幼儿讨论吹气玩具的制作方法。
“做这么可爱又好玩的吹气玩具需要哪些材料?”
“应该怎么做?”
3。教师播放PPT课件,示范吹起玩具的做法。
(1)在彩纸上画好自己喜欢小动物的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耳朵、胡子等。
(2)将剪好的小动物的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耳朵、胡子贴到保鲜袋上,注意袋口向下。
(3)将做好的小动物保鲜袋用双面胶贴到一次性纸杯上。
(4)在纸杯的小孔里插上一根吸管,将小动物藏到纸杯里。
4。幼儿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完成作品。
5。交流分享玩具,体验活动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认读汉字“游”、“跳”、“爬”、“钻”,了解汉字组成的基本规律。
2、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儿歌中动物出洞的姿态。
3、在“捉迷藏”中对汉字游戏感兴趣,并积极地参与识字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 图片:雷公公、青蛙、水蛇、小熊、蚯蚓、太阳;字卡:跳、游、爬、钻。
2、 请6个幼儿带上雷公公、太阳头饰和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表演儿歌。
3、 在幼儿的椅子下面分别放置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语言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播放雷声音频,师:听!什么声音?
2、师:原来是雷公公来了,那小动物们听到会怎么样呢?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雷公公敲门》
1、师:轰隆隆,轰隆隆,看看雷公公在干什么,听到雷公公的话,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2、师与个别幼儿表演情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3、师:你听到了什么?谁来了?
4、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年儿歌前半句,幼儿年儿歌后半句
(2)完整念儿歌
三、引导幼儿阅读图夹文儿歌,初步感知动词“跳”、“游”、“爬”、“钻”。
1、“跳”(青蛙旁边)
(1)师:猜猜这是什么字?
(2)幼儿学做跳的动作
2、“游”3、“爬”4、“钻”
四、引导幼儿开展猜字游戏
1、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字游戏吧。
2、介绍规则: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拿走一张动物卡片或字卡藏起来,再请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是哪个动物、汉字藏起来了。
3、师幼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学习数学,重点不是数学知识、数学概念,而是数学思想。本活动教学内容是"根据同伴的数字猜测自己的数字",属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活动中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适度地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更加活跃。
本次活动逐步展开,开始游戏是两个人、三个人;接着是四、五个人参与活动。最后,老师参与活动,增加游戏的难度,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活动把数学技能在生活中的作用以活动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幼儿看得到、摸得着、学得进、用得上,让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孩子的在听、说、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排除的方法学习寻找缺失的数字。
2、熟悉游戏的玩法并遵守游戏规则。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0把椅子(椅背椅背上有1-10的数字卡片)、头饰(数字1-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头饰,认认头饰上的数字,引出"看你怎么猜"的游戏。
师:看一看,前面有几张小椅子?除了椅子还有一样东西就是帽子。等会就要和他们一起玩游戏。
二、介绍游戏规则
第1,不能看自己的数字是几。
第2,戴的时候大家都不能说话,不能告诉别人是数字几。
第3,如果你猜我头上的数字是5,就请你坐到第五把椅子上,不能动。
三、熟悉游戏规则
1、利用数字9、10的头饰和两名幼儿做游戏。
师:觉得这个游戏能玩吗?我们先请两个小朋友试试看。这次我可以告诉你们只有2个数字和你们做游戏。是数字几啊?
接下来请你们闭上眼睛(教师将两张数字一直在手里换来换去)
师:好,睁开眼睛。你考虑一下你头上是数字几?
交流:你觉得他们坐的对吗?对鼓掌
提问:你为什么要坐在数字9的这张椅子?
小结:看来这个游戏有一个小窍门,不能看自己的,但能看谁的呀?可以看别人的数字,剩下来的就是自己的数字。
2、和数字6、7、8做游戏,并验证方法。
师:还想玩吗?我们再请三个人上来。
3、利用数字1-5做游戏。
师:还有谁没玩过?再加上我,5个人玩。
小结:这个游戏每个人头上数字都要看一看,漏掉一个就找不到正确的了。
四、按照单双数进行游戏。
1、利用数字1、3、5、7、9进行游戏。
师:接下里我们再来一次,给你们一点难度行吗?这次我又拿了5顶帽子,分别是1、3、5、7、9。谁先来?
给你们5秒钟时间必须找到座位。
小结:要记清楚有哪些数字,数字中缺少的就是自己的数字。
2、利用数字2、4、6、8、10进行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5个人玩,想一想还剩下数字几?
五、活动延伸。
幼儿随意选择5个数字,一起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能结合春天的景物特点用拟人化的语句尝试说话。
3、感知诗歌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活动重点:和同伴分享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活动难点:能结合春天的景物特点用拟人化的语句尝试说话,并能简单画出熟悉的景物。
活动准备:春天景物图片,白纸、彩色笔、主题墙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发现的?
2、导入:我也发现春天来了,想和春天做朋友,请小朋友听一下我是怎样找到春天朋友的。
我想和春天做朋友,笑着问:春天在哪儿呢?
迎春花仰着黄黄的小脸,高兴地说:春天在我这儿。
柳树摆动着长长的身体,愉快地小声说:春天在我这儿。
小蝌蚪摇摇尾巴点点头,兴奋地一起大声说:春天在我们这儿。
二、理解诗歌
1、谁告诉了我春天在哪儿?
2、理解拟人词汇:“仰着”、“摆动”、“摇摇尾巴点点头”是表现什么的词语?“高兴、愉快、兴奋”都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它们是描写表情的词语。)
3、师幼一起带着感情说诗歌。
4、理解拟人手法:你们听见过动物、植物们像人一样说过话吗?(我很喜欢春天朋友,所以把它们描述的像人一样会思考和说话,这样的表现手法叫拟人手法)
5、分角色请幼儿起立再次带着感情说诗歌内容: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迎春花、柳树、小蝌蚪,边做动作边说诗歌。
三、迁移拟人表达的经验,拓展练习说话
1、你们还发现哪些春天的事物想和他们做朋友?他们长什么样子?四人一组说一说、画一画,然后小组跟大家分享。陈老师也一起陪着大家画一画。当春天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停下笔开始分享。
2、幼儿小组边说边画,教师安静陪着画。观察幼儿的创作情况之后,播放音乐,组织幼儿停笔坐好。
3、教师拿起自己的画,按照拟人的语气创编诗歌后,请幼儿把自己小组画的春天的事物当成人一样的描述,有动作、有表情,能告诉你春天在它那儿。(幼儿四人一起上前面对大家,一人陈述,个别补充。小组轮流。)
四、结束:春天景色优美,植物和动物们尽情的生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春天爱我们,我们爱春天。有空的时候邀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春天,和春天说说话,但是要记得: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大自然才会美好的陪伴我们。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热情的风格,跟随音乐的节奏玩游戏。
2、明确角色的任务,并在扮演各自的角色中作出相应的反应。
3、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奏玩传递帽子的游戏。
难点:明确各角色的任务,合音乐玩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非洲舞蹈风情,幼儿有玩过传递游戏的经验。
2、物质准备:八顶帽子;音乐;小舞台。
3、场地设置:幼儿和老师坐成一个圆圈。
【活动过程】
(一)学习并表演舞蹈《帽子恰恰恰》。
1、教师示范舞蹈,明确舞蹈动作以及动作意义。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非洲的舞蹈,仔细看,我做了哪些动作?
2、澄清动作。
3、跟随老师练习舞蹈。
4、完整表演舞蹈。
——让我们用最热情的动作和表情来表演舞蹈。
(二)引导幼儿练习传递帽子。(A段)
1、教师拿出一顶帽子,引导幼儿观察传递的方法。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跳舞的道具(帽子),我们来玩一个传递帽子的游戏。仔细看,看我是怎么传的(教师试传帽子两次口令+两次哼音乐)。
2、澄清传递的方法,并开始尝试传递。
——我把舞蹈中原来的什么动作换成了传帽子?(拍手)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传帽子呢?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拿传看朋友+2——哼音乐+2——加入帽子——加快速度)
3、合音乐尝试传递。
(三)学习游戏。
1、通过游戏找到一位首领,并明确首领的任务。
——现在帽子在谁的手里?(老师的手里)
——如果游戏需要选一个首领,你们觉得应该是谁?为什么?(传帽子的音乐结束帽子在谁的手里谁就是首领)
——(老师戴上帽子)首领今天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里有一个台子,台子上面有什么?在音乐中wo是什么?(欢呼声)首领听到欢呼声先马上到中间拿好帽子,然后很快地找到一个朋友给他戴上,最后邀请他面对观众跳舞。
——你们都明白首领的任务了吗?那我们回忆一下,先干什么?然后呢?最后呢?
2、教师哼音乐尝试游戏。
——我这个首领当得怎么样?你们可不可以当一个能干、优秀的首领?谁愿意来试一试?
3、邀请一名幼儿尝试。
4、完整游戏。
——你们赶快想一想,如果轮到你当首领,你要做哪些事情。
5、游戏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遍游戏你们发现有没有问题?怎么解决?
6、再次完整游戏。
延伸活动:抉择首领,分配角色,明确任务,尝试游戏。
——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不好玩?那为了让我们的游戏更好玩,注意有变化咯!
——现在帽子在谁的手上?在两个人的手上,但是这两个人中只能选一个首领,怎么选?(当听到欢呼wo时第一个冲上来拿好帽子的就是首领,首领可以拿帽子邀请朋友到中间跳舞,而没有拿到帽子的就来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像被魔法师冻住了,什么时候解冻?在大家跳舞的时候就解冻站在原地和大家一起跳舞,明白了吗?)
——好玩吧?音乐要进来了哦!我们合音乐试一试。(B段)
——那我们从传递帽子开始完整地合着音乐玩游戏。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纽扣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2、排除特征干扰,按要求取相应数量(8以内)的纽扣。
3、生活中喜欢做妈妈的小帮手。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各种特征的纽扣:两眼扣,四眼扣,圆形扣,方形扣,花形扣等。
2、记录单。
3、信封,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各种纽扣,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各种分类,并在记录单上用标记记录下来。
2、教师扮“妈妈”,请孩子们听清楚“妈妈”的话,帮忙整理纽扣。
(1)根据形状不同分,如:“拿3粒圆形纽扣”,“拿4粒大的心形纽扣和2粒小的心形纽扣”。
(2)根据颜色不同分,如:“拿5粒黑纽扣和5粒白纽扣”。
(3)根据大小分,如:“拿4粒大的圆纽扣和4粒小的圆纽扣”。
3、幼儿自由进行操作,根据纽扣洞的数量分类并在记录单上用标记记录。
4、分别将适合爸爸,妈妈,宝宝用的纽扣装入三只信封,并做上不同的标志。
教师小结:
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各种纽扣制作的装饰品,感受纽扣装饰品带来的艺术魅力,并调动学生对制作纽扣装饰品的热爱,为下一步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环节后,再次明确下节课的任务以及督促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活动总结:
本活动力求真正的从生活入手,从幼儿兴趣出发,课堂气氛和谐轻松融洽,达到提高每个幼儿综合实践的能力和个人素养的提升。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理纽扣》,活动的目标是能根据纽扣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获取8以内的数的组成的经验。活动时,利用幼儿用书,准备各式各样的纽扣,如两眼扣,四眼扣,圆形扣,方形扣,花形扣等。先让幼儿说说纽扣的颜色,大小,形状,扣眼的多少进行观察,说纽扣的特征,然后进行给纽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最后以游戏的形式来获取8以内数的组成。以玩代学获得8以内数组成,并学会按颜色,大小,形状给事物分类,开发了幼儿的智力。活动达到了目标,完成了活动的内容。效果好。
1、材料的投放。
提供的纽扣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经常接触、熟悉的材料,可以随手拿来用,在活动中纽扣的投放时,提供人手一份的材料,我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只筐子,里面装有8粒各不相同的纽扣,在第一环节中帮助幼儿很好地观察发现纽扣的异同。
2、记录单的设计。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一张记录单,把幼儿在第一环节发现的纽扣的颜色、大小、形状的先在记录单上用标记记录下来,然后在第二环节引导更细致地分类观察纽扣时,把幼儿观察到的纽扣不同颜色、形状等再次记录下来。在第三环节幼儿发现纽扣有洞洞,也可以把观察到的纽扣洞洞数量的多少记录下来。
3、课后体会。
在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幼儿自己去操作、探索,让幼儿在活动中从动手动脑到动嘴,逐步培养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敢于发现,善于引导,作幼儿探索活动的创始者、主持人,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走向更加开放、宽松的.环境而地段大胆地去探索、创新。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陈鹤琴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儿童自己去做、去思想、去发现,是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大班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急切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造桥这节课我就用幼儿自己做实验感受拱桥和平面桥的承受力大小,了解不同桥的区别探索桥面承重的方法。也符合二期课改纲要中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教师作为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目标:
1、了解拱桥和平面桥的区别,体会桥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探索桥面承重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
中国拱桥历史视频短片
平面和拱面纸桥各一座
幼儿收集各种生活中桥面的图片
白纸片、积木若干,每人雪花片若干
记录用的纸和笔
活动重点:
了解拱桥和平面桥的区别
活动难点:
通过实验思考并探索桥面承重的方法,体验造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我们造的纸桥
1、观察讨论(用PPT记录)
说说两座纸桥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记录
幼:平面桥是直的拱桥是弯弯的(形状不一样)
师:再来说说它们相同的地方
幼:两个桥的距离一样。(桥墩距离一样)
师:还有吗?
教师拿起纸比一比引导幼儿说:纸头一样的(两个桥面用的材料一样重叠在一起大小一样)
小结:哦,原来啊平面桥和拱桥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桥面用的材料是一样的叠在一起大小也一样,桥墩的距离是一样的
2、猜猜想想
引起幼儿猜想
师:这两座桥的力气会一样吗?你支持哪一座桥?
是不是支持的人越多这座桥的力气就越大呢
过渡:我们就来动脑动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索发现
幼儿两人一桌面对面尝试用雪花片测量桥的力量
1、讨论发现
怎样才知道哪座桥的力气大?你是怎么做的?
幼:拱桥是一个一个叠起来
平面桥是一个一个平平的放的
师:这样可以比吗?
幼:不能。因为两座桥都没有倒。
雪花片该怎么放才公平呢?
小结:雪花片摆放的位置是桥面上,摆放的方法是向上叠起来
2、实验记录与结果
再比一次两座桥的力气
4、记录平面桥和拱桥上面的雪花片数量
5、想想别人的记录和结果和你一样吗?
6、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哪座桥的力量大?
小结:拱桥的力量大
四、观看视频,熟悉历史
师: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造了很多的石拱桥。我们早就知道了拱桥的力量大。
1、幼儿观看视频
2、不同桥面图片展示
3、思考:既然拱桥的力气大,为什么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大桥都是平平的呢?
生活中那么多平面桥敢不敢走?
小结:桥墩结实了,这是一个让平面桥更有力气的办法。
结束语:到底还有哪些办法能让我们生活的平面桥更坚固啊?我们自己去探索下好不好。其实呀造桥的工程师叔叔早就想出办法来了。
好!起立,跟后面的老师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