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消防安全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活动目标
让孩子了解一些火的知识,知道火对人的好处和危害。
二、活动准备
火柴,蜡烛,三个不同大小的玻璃杯,防火灭火挂图。
三、活动重点
了解用火,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过程
1.谜语形式的导入活动。红灯,大篷,看风它更猛;没有一张嘴能吃掉世界上的一切,却最怕风雨。
2.展示挂图,了解火灾的发展。导语:火是怎么来的?
第一次是钻木取火,然后用打火石发明了火柴。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可以用电子方式生火。
3.通过实验了解火的特性。
a、点燃蜡烛,让孩子观察火焰的颜色(蓝、黄、红),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b、点燃蜡烛,让孩子用手靠近火,感觉火可以升温。
C.明白火的'燃烧需要空气体点燃三根蜡烛,盖住三个大小不一的烧杯。结果就是最小的杯子里面的空气体最少,火熄灭的最快,而最小的杯子里面的空气体最多,火熄灭的最慢。
D.了解火怕水的特点。给燃烧的蜡烛浇点水,火就会熄灭。
4.通过“火的兄弟”这个故事,引导孩子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听完这个故事后,
教师引导孩子回答:
一、火的用途是什么?(照明、取暖、烹饪和烧水、发电...)
B.火灾的危害有哪些?(使用不当或疏忽会烧伤人,烧毁房屋和树木,并引起火灾)
5.让孩子看防火灭火挂图,了解简单的防火方法。虽然火的危害很大,但是我们也不必害怕它,这就需要一些防火知识。
a、平时不要玩火,不要在火源附近玩易燃物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如果你不小心烧到了什么东西,立即报告。